●2013東北角草嶺古道芒花季:11.16 ─12.01
宜人秋風拂動銀芒,挑起內心深處探古思幽的悸動,背起行囊,邁開腳步,與來自花蓮的同學前進東北角來趟草嶺古道輕旅行。
下車後先在福隆火車站正門左邊的「鄉野便當」買了好吃的午餐,10:10沿著車站過「涵洞」右轉,開始一段秋高氣爽的健行。
草嶺古道,是一條連接台灣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與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山區的步道。屬古代淡蘭古道一部分,亦為目前僅存的路段之一(淡蘭古道為台灣原住民所開闢,今萬華到宜蘭間的道路)。
「草嶺」之名得自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芒草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古道長約8.5公里,途中有雄鎮蠻煙碑、虎字碑等古蹟,於埡口及宜蘭縣部分可遠望龜山島。在失去運輸用途後,古道後來就成為熱門景點。
以前都是走貢寮102縣道過「遠望坑橋」,這次換個因為芒花季,有著更明確指標的不同路徑,屬於比較原始的步道,景物有別。
走走停停,10:50在小徑的盡頭出現一道磚牆,箭頭指往草嶺古道,意思是必須經過住家,令人驚豔的是,這戶老舊的屋宇,庭院裡有一隻被拴住的黑狗,見陌生人視若無睹,依然睡著牠的美容覺;20幾隻可愛的貓咪,或許也習慣人類的來來往往,我們的出現牠們也絲毫不以為意,各自玩著自己的遊戲,似乎有著進入侯硐貓村的錯覺,這是我第一次遇見如此多的貓咪,是可很特別的經驗...。
與美美兩個手上有相機的,竟然在此花了6分鐘欣賞貓咪,其他人在遠處做健身操等我們。
11:12分經過這棟住家,遠望坑橋就在前方。
跟自然景觀結合的遠望坑親水公園,多年不見,與記憶中的印象有點兒出入。
11:40在芒花季的意象牌拍了唯一的合照
12:00選在大榕樹下午餐,我家老爺竟然還帶了啤酒,難怪路過者會說:好幸福喔!也是啦!與三五老友共享著自然美味,沐浴在芬多精裡,聽著流水音樂,是叫人羨慕的。
這一大段連續上坡路,走得有點兒喘。 ↓
雄鎮蠻煙碑的傳說:相傳當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於草嶺古道山腰,遇到大霧瀰漫、難辨方向,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劉明燈乃就地題字勒碑,以鎮壓山魔。 有首詩描述雄鎮蠻煙碑:「雄危聳旁其卯星,鎮迫龍更抱心胸,蠻氣霏霏龍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雄鎮蠻煙碑,位於新北市貢寮區草嶺古道內,為清台灣鎮總兵劉明燈於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冬所題。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秋色芒芒,原來不是五節芒。
秋日時節正是芒草盛花時,過往多把郊野所見芒草一概喚作「五節芒」。根據李瑞宗(1995)的博士論文研究,台灣的五節芒,並不如想像中常見。
五節芒,植株一般較為高大,葉背綠色,不具白粉,花開於5─6月,分佈以中南部為主,北部較少。而東北角最常見的芒草,卻是花開於10─11月,葉鞘光滑無毛,葉背具白粉,故名「白背芒」。
13:30到達位於離古道最高點約130公尺處,海拔約330公尺的三級古蹟「虎字碑」。同治6年(1867年),劉明燈路經之處被風暴所阻,取《易經》「雲從龍、風從虎」之義,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其字寬40公分、高1公尺,為草書字體。
埡口平台及觀景亭:風力最強勁的埡口處有一平台,為整條古道地勢最高點,向南可遠眺太平洋、龜山島及宜蘭縣頭城鎮大里聚落。古道西側山丘上建有觀景亭,視野更佳。以及一條通往桃源谷的步道。
通往桃源谷的步道
福德祠:低矮的土地公廟裡恭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請示過後才拍特寫鏡頭。
大里天公廟:建於1836年,主祀由福州供奉來台的玉皇大帝。平時香火鼎盛,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九是當地慶典「拜天公」之日,會有從各地來參拜的信徒。廟下方有一大石,上有何應欽將軍親筆所題「蘭陽第一勝景」字跡。
15:00抵達大里天公廟,之後在大里服務處,點了伯朗咖啡閒坐,因為往宜蘭方向的區間車是16:30左右,不急。
搭區間車有時光倒回的感覺
有著老同學同遊,既健身又敘舊,真是美好的一天,日子就該這麼過,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没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所以,要活得精彩,我們的健康就是孩子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