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導遊知道敝團的屬性後,認為目前尚在修復中的上下杭,相較於三坊七巷更原汁原味,是個不容錯失的好景點,在踏訪人來人往的三坊七巷之前,先悠遊靜謐的上下杭,會有不同的感受。
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區,俗稱「雙杭」。這裡早年是福州的商業中心和航運碼頭。
「杭」其實是從「航」音衍化的,這裡有一個地理變遷的歷史過程。古時閩江水繞過大廟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頭。這片曾經以商業的繁華而聞名的古老街區。
橫跨河岸的三通橋建於清嘉慶11年(1806),為花崗石二墩三門拱橋。橋欄石板有「嘉慶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題刻,至今仍保存完好。
三捷河沿東西方向貫穿整個上下杭街區,兩岸是集中展示上下杭乃至整個福州近代商貿風貌的重要窗口。三通橋下停著一艘畫舫,想必未來三捷河會設置水上遊船。
巍峨軒昂的尚書廟,供奉著南宋末年抗元忠烈莆田陳文龍。
三捷河兩岸保存著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築,其中張真君祖殿為明朝時期歷史建築;寶壽堂、觀音庵、三通橋、星安橋等為清朝建築;法師亭、永春公所等為民國時期所建。
張真君祖殿、陳文龍尚書廟、觀音庵、法師亭都將成為上下杭文物及民俗文化展示區。
昔日商幫會館的永德會館有著西洋風格的建築,但也不乏中華文化的元素。牆腳用齊整的長石條砌成,其上是一色清水的紅磚外牆。百年前,這裡聚集了福州最富有的人,今時仍是魅力古厝。
上下杭街區里有很多這樣的參天大樹,它們默默見證了上下杭幾百年繁華景象。偶爾有一兩個行人經過,這樣的街道,彷彿電影裡的場景。
星安橋建於乾隆丙午年(1786),嘉慶、光緒、宣統和民國年間都曾重修過,石構拱橋,二墩三孔。橋上原先有稜有角的石板,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變得平潤圓滑,發出幽幽的光芒,安臥在樹蔭下,枕著流水,見證著曾經的繁華。
宅前臨水,有樹蔭庇,風聲花語,遊人寥寥,讓匆匆而來的遊人鬆弛下來,愜意舒暢。
位於福州上下杭星河巷的舒敘茶館,是一棟有著百年歷史的閩南風格古厝,它的前身是一座陳氏祠堂。古色古香的建築,壁雕窗飾、石刻,都讓人彷彿時空穿梭,屋內說書者的表演,更帶人來到了一個歷史久遠的年代。
上下杭原有的很多老建築,都被保留下來,露出些許滄桑感。中式門頭,西洋風格的窗戶和鐵藝陽台,上下杭很多老房子都是這樣中西合璧。它們放在同一棟房子裡,也並不違和。
牆上的壁畫旁「穿越百年台江碼頭」的宣傳字樣,呈現這座城市重整上下杭時的思考與探索,其辭也淡,其旨也遠,人們確實需要一個地方,既可以重新回眸老福州「十里洋場」的商幫聚集地,也可以找回傳統的建築樣式、鄉愁、人情、手藝…。慶幸的是上下杭得到了適時的保護,讓人們可以穿透歷史的煙雲,重新認識上下杭的歷史定位和現實功能。
目前景區還沒完全改造好,很多歷史建築還不對外開放。未來,穿行在沿河的小巷裡,四合院、照壁、馬鞍牆、廟宇、香爐、門神、燈籠、楹聯、綠樹、浮光躍金…,組合成一幅清新明麗、淡雅閒適的畫卷時,會像是行走在一場民國的夢裡,亦假亦真,亦真亦幻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