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15 ─ 16:55,這100分鐘,我們換一種心情,進入二崁聚落,欣賞由一群銀髮族所營造出來,兼具知性與藝術之美的傳統文化饗宴,走一趟非常值得的路。
二崁人總是戲稱他們是全國居住生活空間最奢侈的一群,因為僅有六十幾個人的迷你社區,卻擁有四十餘間古厝的居房分配,平均每人擁有的居住坪數超過20坪。二崁,因南、北各兩處小高地夾握著聚落,澎湖人稱高地為「崁」,因此古名二崁。座落西嶼東濱的二崁聚落缺乏良港與沃田,經濟活動困乏,無法供養早期約400人的村民,於是村民紛紛往台南、嘉義謀生,因此村民數量不增反減,如今僅剩60餘位村民。
二崁聚落雖然經濟條件貧瘠,但是因早期移居台南、嘉義一帶謀生的二崁人大多從事中藥生意,事業頗有成就,加上二崁人落土歸根的地域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在台灣經商賺到錢後,都會從台灣雇請帆船購買昂貴講究的建材一船一船運載回二崁家鄉打造宅所,因此也就使得二崁閩南建築的古厝相較於澎湖其他富裕社區的建築,在建材與裝飾上的講究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位大哥跟我們介紹,這間有著精緻花窗,掛著台南建昌藥行的古厝就是 陳月卿的老家。↑↓後因二崁人口流失的過程導致翻建新屋的需求降低,加上二崁缺乏良港與沃田,外來人口幾乎沒有移入,於是二崁村因為歷史命運與經濟條件的作用下意外地成為澎湖傳統聚落中保存完整且歷史建築至為豐沛的聚落,最終為文建會選定為文化聚落保存區,撥款補助二崁協進會推動社區文化保存運動,就此,二崁慢慢從衰老的記憶中活絡了起來。
說二崁協進會是二崁聚落的化妝師一點也不為過,短短三、四年,二崁聚落不僅僅是修復保存了二十六間閩南式古厝,讓危樓變成歷史的高樓,更大的驚喜是二崁社區的藝術化。社區再造的運動如火如荼,一群6、70歲頭髮白晃晃的老阿公老阿嬤為二崁的再生大動老骨頭,就憑藉一身非專業的藝術細胞,二崁聚落小到一面牆壁或一面窗堵,大則一座菜田或一座圍牆,陶甕、石雕、銀合歡枝編、手繪圖像、古物農漁具,二崁村從二興宮入村處的門面開始,放眼而去盡是創意與藝術作品的驚嘆。褒歌館、常民生活館、潮間帶館,無法居住的豬寮或主人沓無音訊的院落,化身為豐富的文化展覽館,均可以瞧見二崁的文物文化與先民生活智慧遺跡。
例雲還流連在這一片有品味的庭院時,我已飲盡一杯清涼爽口的青草茶,然後聽老闆說二崁歷史…(與我們同時進村的還有幾部遊覽車,所以我們沒從二興宮開始,才能暫時避開人潮。)
通體舒暢後開始欣賞著老闆的作品與收藏,一位有藝術細胞的大哥,將牆面用珊瑚砌成藝術牆,他說那是會呼吸的牆;用珊瑚養石蓮花,蒐集一堆石磨、豬槽等,說是以後的建材…..,潔淨明朗,讓人賴著不想走。
午後的二崁古厝正門幾乎都是背光
之後這位澎湖縣觀光旅遊從業人員促進協會理事長很認真地介紹了「褒歌」、花梨木枕頭、防汗馬甲、大門上的天公爐、何以房子的龍虎邊各開一扇門的源由......,還要我們回馬公市區後一定要去看一部影片「黑潮的故鄉」,這樣對澎湖就會有更深刻的了解。他最後的結論是,來這裡的都是來去匆匆,今天很高興認識二位,根據我多年對人的觀察,二位是個「知識人」,聽的我頓時無語….,不過,能遇上一個如此熱心的專業人士,也是此行的福分,讓我們的古厝之旅更精彩。
牆上的褒歌是二崁居民的流行音樂
三寸金蓮
好重的實心花梨木枕頭
曾得勝先生 ↓
大又綿密的蘆薈仙人掌霜淇淋,40元讓我們吃到真的「很飽」。
二興宮
在轉角處遇見「可愛」門牌號與招牌
靠近廟埕的古早柑仔店和小滿滿阿姨色彩繽紛的金瓜粿(類似包子),留住了觀光客的腳步。
今日沒開放的「童玩館」↑ ↓
從空心磚拍攝到的 ↓
大門深鎖的二崁傳統博物館 ↓
有別於市區裝潢的「冰店」↑ ↓
文字引人注意 ↓
迷人的小巷弄 ↓ (就如此這般寬)
獨家配方的杏仁茶,除了味道香醇外,主人精心擺設的庭院與收藏也讓我們徘徊許久。(杏仁茶真的讚!) ↑ ↓
喝著口齒留香的杏仁茶,慢慢瀏覽著老闆的豐富收藏,真是愜意的午茶時光。( 老闆還在桌上擺了特製的干貝醬讓客人品嘗 )
杏仁茶館
牆邊堆疊整齊的這些有一圈凹槽的石雕是老祖先的智慧呢!它的用途是墊在桌腳,凹槽鐘擺水,如此「螞蟻」就上不了桌了。↓
我會記住這股濃濃的茶香味
走在一條隨時會有驚喜的巷子,這種無壓的感覺真是特別。陳家古厝
門票30元,有售票口卻無人,那就算了...信步在二崁街道上,一棟視覺焦點的建築會帶你走向它。有著「三落六櫸頭」的陳家大宅是民前10年在台南經營元益藥鋪的陳嶺、陳邦兄弟返鄉建造。古厝前別緻的玄武岩雕飾,在專家口中深具意義,時鐘、老鷹、金瓜、鯉魚都暗藏著祖先對子孫的期待與庇佑。據說這位雕刻師在陳家一待就是20年,哇!
紋飾細緻
穿過黑暗中透著光的拱門進入廂房,令人訝異的竟然是和式榻榻米,來到大廳後卻又變成了傳統的閩式格局,中和著巴洛克、日式和傳統風格的陳家古厝,讓我們流連了一段時間。
利用不同光影,表現大宅的深度,呈現真實的立體感。↓
成功的社區營造讓整個二崁充滿了知性之美。
村民們巧妙的使用廢棄的牛車輪、讓二崁村彷如一幅油畫。↑ ↓
走在紅白相間的街道上,二崁傳統的褒歌館,用著紅瓦片哼著趣味橫生的曲目。↓
如果你喜歡懷舊老東西,二崁聚落與傳統文化會讓你目不暇給。
耐人尋味的裝置藝術俯拾皆是
「漢藥紀念館」入門右側擺了課桌椅黑板,儼然是現代版私塾。↓
不是牆壁壞了,是讓珊瑚石可以呼吸。
隨風飄來的陣陣薰香,如同無形的指標,引領著遊客潮她前進。香氣來自於眼前那一盤盤正在豔陽下大做日光浴的褐色短香。↓
由天人菊、艾草、芙蓉組合而成的二崁傳香,除了驅蚊,據說還有還有鎮邪避煞的功能。放置傳香的底座,更特地的選用了諧音「船」行來製作,它形似早期二崁先民從金門渡海到澎湖的舢板舟─大目船。鄉下蚊子多,買一組回家試用看看。 ↓
入口處的停車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