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東海岸台11線的新社村總人口數大約800人,是從宜蘭移民過來的族群,過去一直不被外界所知曉,直到「噶瑪蘭族」復名後,才被台灣社會看見。
有大葉山欖 Kasop 的地方,就有噶瑪蘭族人,是我今天才獲得的概念。原來是噶瑪蘭族在族群復振運動的過程中,將過去到現在生活上息息相關的植物「大葉山欖」,轉換為一種族群的認同標記。
Lalaban又是代表什麼呢?喔!原來是「拉拉板山」,是「最高」的意思。指新社部落的群山之中有一座最高的山頭,是部落漁民捕魚回航時重要的指引座標(似同燈塔),對新社噶瑪蘭族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與重要的傳統精神。難怪香蕉絲工坊會冠上LALABAN。
香蕉絲這種工藝文化源於在祖居地蘭陽平原時期,就已經知道取用苧麻、香蕉假莖等纖維,作為織布的混和材料,製作成日常生活用具,如衣服、背袋、裝穀袋、鋪地用毯等。苧麻必須刻意培植,香蕉莖取得容易也無季節性區分,後來直接改用香蕉假莖。1968年花東海岸公路(台11線)開工後,噶瑪蘭部落被快速的捲入「現代化」,隨著各式各樣物資的傳入,香蕉絲傳統技藝就此式微。所以當噶瑪蘭族復名與文化復振運動的同時,老一輩的族人重新拾起傳統織布機織布的技法。從香蕉的種植、砍伐、刮絲、晾曬、分線、捻線、繞線、整經到編織等繁複的工序中,累積了深厚的技藝文化。經過部落慎重地討論與決議,在2005年整理出一個閒置的空間,繼續孕育香蕉絲編織的場域,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參加體驗的新社村42號的「新社香蕉絲工坊」。
上課了:
一株香蕉假莖,只有6片左右的樹皮可使用,裡層與外層因脆弱與易斷裂都必須捨棄,所以砍伐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分開香蕉莖,然後再切成大約5-6cm寬度。
今日體驗課程之一為:刮絲(除去莖上的澱粉質),看似簡單的基本功,卻必須經過老師一再的示範與指點,也許真的不好拿捏,也許我們並非女工的料。
最佳表情獎應該頒給美美小姐 ↓
老師說,晾晒後的寬度僅剩一半。(先晒再洗再晒)
分線:多麼耗時的工作,難怪誠品價位高。
純香蕉絲織成的織品,其實不適合當衣服,硬的會刮傷皮膚,但做成飾品或生活某些器具倒是頗有特色。
流程 ↓
今日體驗之一是編織「魚」,除了手巧外還要記性好,否則最佳詮釋用語叫「手忙腳亂」。
加上眼睛與鰭的修飾後才稱得上完成作品 ↓
生活,讓人發揮無限的潛能,香蕉絲織物的運用,在捉襟見肘的日據時代裡,陪伴許多家庭度過艱苦的歲月。台11線通車後,噶瑪蘭族人在文明的洗禮下也接受了低廉且色彩豐富的物品,慢慢放棄了辛苦的織物。人口外流後,阿嬤的手工藝也面臨失傳的考驗,部落裡會編織的耆老相繼凋零,直到十幾年前,日本人來台尋找香蕉絲的歷史後,這種技藝才啟發廣大的迴響與省思。於是「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希望傳承既有的編織技藝,並結合絲、麻、棉等不同材質,讓它發揚光大與創新,預計在10年內籌建屬於台灣東岸的編織花園,讓編織成為一項顯學,讓手工藝找到新的出口與發展方向。立意很好,我們也期待它能浴火重生,飛出高山遠渡重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