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2014.03.04 一個人逛台南府城─安平古堡 (我的台南輕旅行-11)


晃到一個傳統市場,碰到一部小黃的主人在洗車,他說等他洗好車就載我去安平古堡。在車上,這位大哥建議我去古堡要吃蝦捲、蝦餅和蚵仔煎。雖然抵達安平老街才1120左右,碰到一家店面乾淨、生意興隆的「周氏蝦捲」就不自覺的跟著排隊,點了幾道小吃,享受一個人的美食,食材確實新鮮好吃。(吃飽了才有體力繼續下一個行程。)(從赤崁樓→安平古堡,跳表135元,起跳85元。)

每道都很鮮美(在這裡碰到來自上海的陸客團,水準還不低。)

觀音亭:主祀觀音菩薩,由安平漁民自中國大陸原鄉分靈而來,引人注意的是因為就位於進入安平的路上,於周氏蝦捲的斜對面。一旁通天似的金爐,看似有環保設計,外體還特別型繪蓮花造型,連香爐外觀也以蓮花做造型,因為這是主祀觀音菩薩的廟宇。

安平開臺天后宮據舊方誌記載該廟原稱「天妃宮」,原本位在安平鎮渡口,日治時期因原址改建小學而只好將廟中神像暫寄其他廟宇,直到民國51年才在清代水師衙門舊址上重建廟宇。(安平古堡就在天后宮後方)



  
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於1624年占領今日的安平,並建造熱蘭遮城,全部工程完成於1634年。明鄭時期因鄭成功父子居住此地,乃又改稱「王城」、「安平城」或「台灣城」。日本佔領後重建,遂稱「安平古堡」。
目前真正屬於荷蘭時期的遺跡,僅存古堡北側平台下,兩段當年內城堡半圓堡殘跡,以及古堡前方馬路邊原為外城垣的磚牆,老榕盤根,無限滄桑,見證著300年的台江風雲。
熱蘭遮城博物館:原是建於1882年的安平稅務司公館,歷經數次變遷後才改為今之熱蘭遮城博物館,於20095月開幕,其內有「情境重現」、「固若金湯」、「官署故事」、「片鱗半爪」四個展示廳。 
臺灣城殘蹟:臨熱蘭遮城博物館旁,當年外城的南側城壁,是保存較好的一部分,而今斑駁蒼勁、高聳堅實的古城堡,壁面上古榕盤纏,老根新葉交錯,充滿歲月滄桑的美感。↓
關於安平古堡的構造:

古堡共為三層,下層於地面下,深一丈多,形方之倉庫,以糖汁調和蚵仔灰壘磚而成,技術相當精緻。地面上有兩層,城壁高3丈多,四隅壁厚6尺,以砂土埋填築成,係放大砲的位置,城壁傾斜於地面。中間接著的部分壁厚4尺,其上的胸壁則以一塊半磚的厚度築城3尺高。這個地點並不適於建築城堡的,可能是築城的時候,鑑於附近只有裸體的土人和善良的農民,並無兇惡的敵人,故只留意於貿易上的方便,並未考慮到位置是否適當。




古砲:西元 1930 年日人舉辦臺灣文化三百年,整建荷蘭城,並從他處移來清嘉慶年間臺灣水師協鎮署所鑄造之前膛古炮,今置於城上供人觀賞。↓
原荷蘭堡洋樓  史蹟紀念館:
1895年,日本時代開始,由於熱蘭遮城已荒廢,僅存外城南牆,內城北牆。日明治二十九年(1896),日本乃就廢址加以整理,以磚砌成今日之狀,而在城上建蓋日式住屋,作為海關官長公館,並在城下蓋職員宿舍。日昭和五年(1930)430日,日本為了準備台灣三百年紀念大典乃拆除官舍與職員宿舍,在城上改建新式洋樓,以供展覽場所並接待外賓,即現今所留存之建物。  
  

瞭望台建於1945年,負責監控整個城堡四周的動態,於1975年加建新式瞭望台,現在成為安平古堡最亮眼的觀光地標,但是不屬於古蹟。↑ ↓

















四角之稜堡為砲臺,各有大砲五門,為城堡中主要之防禦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