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2019.01.14-2 大吳哥城 – 巴揚寺Bayon (柬埔寨同學會7日遊)

進入南大門後,準備開始穿梭柬埔寨最迷人的千年遺跡 -- 大吳哥城Angkor。
碑文記載,從有護城河環繞的建有蓮花塔的寺廟到庭院和樓台,雕有戰事、國王、惡魔,戰鬥場景和3000個天上仙女浮雕石板,所有這些都是由30萬個工人和6000頭大象,用數百萬塊從荔枝山順流而下的砂岩板,在37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的。

所以,這個一度失落的古老文明「吳哥」,根本無法用筆描繪它,因為它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建築。它有林立的塔、裝飾以及匯集人類天才所能構思的全部精緻。
巴揚寺Bayon坐落於吳哥王城的中心點,以雕飾最繁複的外觀,滿布神秘微笑的佛面塔樓,吸引遊客目光。它是12世紀時闍耶跋摩七世所建,主要建材為灰色砂岩,沒有護城河,應該是位於吳哥大城內,城外已經有一道護城河了。
大門朝東,城牆外側有精彩浮雕,內容主要是頌讚軍隊出征,以及關於當時人民日常生活的描繪,也使厚重陰暗的建築,添增許多人氣與移動的色塊。



尋訪高棉的微笑在巴揚寺Bayon


  


拾級而上,遊走在許多獨立的門框中,這些原是16座方形建築,可惜的是在闍耶跋摩七世去世後被完全破壞,僅剩層層的獨立框架。




  




登上頂層平台,便是著名的佛面塔群,在54座塔上的四面都雕上沉思微笑的佛面,據載有200多個微笑浮現在蔥綠的森林中。這裡是遊客匯聚之地,大家不約而同把時間停格在這裡,從不同角度,捕捉屬於自己的一抹「佛陀微笑」。
在平台上某個角度可以一次欣賞到3尊臉部並列的微笑佛像





位於吳哥大城內的巴揚寺是吳哥遺跡群中最晚修建的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大乘佛教的寺廟。這裡最有名的是被稱為微笑高棉,滿布寺院的微笑四面佛。因為在大乘佛教中雕刻佛像是揚佛法的重要元素,而吳哥神廟的建築形式無法在室內留下足夠的空間來供奉大型的佛像,所以建造者闍耶跋摩七世就結合了建築的外觀和佛像,以自己的容貌為形象,打造出著名的微笑高棉。


  
   
  



在陽光裡,凝視著那一尊一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面向四方,無所不在的微笑面容。深深的體悟到:有一種美很寧靜;有一種感動,會是久久難以忘懷!

很多地方都曾供奉林迦(男性器官的象徵),只是多半都只剩下優尼台座,林迦的部分已經不存在。(信奉林迦也等於就是期望子孫繁衍,達成部族的永續存在。)

雕刻細緻的蒂娃妲女神Devatas。蒂娃妲女神,泛指不跳舞的女神,較為優雅嫻靜。她們的微笑,令觀賞者傾倒,因而被西方人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主要以歌舞娛樂眾神的阿普莎拉Apsara仙女,也被稱為飛天(與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也許有關聯)。她們光彩照人,婀娜多姿,髮型各異,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
在裝飾有蓮花上漫舞的阿普沙拉女神浮雕↑↓




巴揚寺的壁畫也是一大看點,和吳哥寺講述神話、宗教故事的主題不同,它刻劃出了吳哥王朝的歷史和當時人們的生活,流露出闍耶跋摩七世對人文的關懷。因為壁畫和微笑高棉的關係,巴揚寺成了遺跡中高人氣的景點。(導遊帶我們走過的路徑,觀賞的巴揚壁畫為「御駕親征」部分。)

巴揚寺牆有長達1200公尺的浮雕飾帶,主要是以高棉人在12世紀和占婆人的戰爭為主題。戰爭的主調,層次如敘述詩一般,像一部緩緩進行的電影。




如果說闍耶跋摩七世所建這些祥和寧靜的佛面,是根據自己的面容所刻,而四面的形象應該是想表示自己無時無刻不在觀照、愛護著每個子民與土地。然而,諷刺的是,由於他的大興土木,人民生活辛苦,因此他所熱中發揚的大城佛教,從未在這片土地生根。











美,總是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可解的,屬於邏輯、理性;不可解的,屬於宗教、神秘。而美,往往在兩者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