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2015/09/08-3 浪漫‧上海外灘 (散遊慢逛-上海/蘇州/泰山/青島7日)

夜,是上帝給人們的另一個顏色的世界。
浪漫的夜,就從點亮一盞盞燈光開始...,令人沉醉、迷戀。

走在一條古老與現代完美融合的河畔(黃浦江)
細看上海外灘的華燈初上風情
感受上海的律動,欣賞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上海的縮影─外灘;未來的象徵─浦東。
  
黃浦江對岸的浦東地區,林立著像是東方明珠塔、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等的現代化高層大樓,交織出了象徵現代上海的對比。

東方明珠塔─上海市地標
468m的東方明珠塔,是亞洲最高的電視塔,在1995年完成後,因為它的高度與獨特的造型,成為耳熟能詳的上海地標,分別在 90m 263m350m處有眺望台,擁有360度的寬廣視野,2013年站在它底下仰望彌高而沒登塔眺望外灘所殘存租借時代風采的上海象徵建築群,心想以後再說吧!2015年局限於時間所限,還是無緣。

「外灘」指的是從黃浦江與蘇州河交會處的外白渡橋到中山東路旁、黃浦江西岸一帶。這一帶仍保留了租界時代建造的厚重西洋建築樓群,述說著上海對外國開放門戶近150年的歷史,也是各國權威的象徵。
  
現在的外灘,在黃浦江沿岸設置了步道區,成為總是人潮洶湧的上海第一觀光景點。

  











外灘的輪廓之美,真有幾分先天運氣。1.5Km長的弧線,黃浦江的彎度,讓人站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全景,不短不長。一道凹進去的曲線,就像凹透鏡一般,有放大效果,無論在外灘之北還是之南,所有景色,好像都在朝你迎面走來。


   


漫步外灘,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幢幢風格各異又渾然一體的建築群。近百年來,外灘承載著太多的歷史和金融重任,是中國現代史的縮影。同時也見證了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現在這些建築群褪去金融作用的光環,更富有觀賞性和藝術性。這些多半出自名家的建築,經過歲月的洗禮變得更加有韻味。 
浦東發展銀行(外灘12號)
屬於新希臘建築,外形呈仿古典的磚石結構,考究的古典主義裝飾,號稱是「蘇伊士運河以東、白令海峽以西」最壯觀的建築,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銀行建築,至今都被認為是外灘最漂亮的房子。 


上海海關 (外灘13)
是公和洋行由古典主義轉向裝飾主義的代表作。1927年竣工,鐘塔是最好辨識的特色。樓高5曾,建築特色為:結合歐洲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優點,建築造型屬新古典派希臘式。大樓門楣由四眼巨大的羅馬花崗石圓柱支撐,以高聳的鐘樓為軸線,氣勢非凡。鐘樓的大鐘是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鐘製造,為亞洲第一大鐘,也是世界著名大鐘之一。 
  
招商銀行 (外灘支行) ↓
美商友邦大廈AIA (外灘17號,前世為字林西報大樓) ↓
樓高9層,樸實無華,簡約的設計,宛如希臘神殿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貼花岡岩,1924年完工時曾經是上海第一大樓。是近現代主義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建築。
外灘18 (原渣打銀行) 1923年竣工。
原為英國特許的殖民地銀行,建築為巴洛克風格。現在是一流名牌店進駐。↓
和平飯店南樓  (外灘19)
外觀呈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築風格。)外牆用白色清水磚砌成,鑲以紅色水磚做腰線。屋頂花園東西兩側各建一座巴羅克式涼亭,夏秋季節可以坐在東側的涼亭內觀望黃浦江潮水。 

和平飯店北樓  (外灘20)
北樓具有美國芝加哥學派建築風格,平面呈A字形,外形簡潔明朗強調垂直感,花崗石的牆面,圓錐形的屋頂,紫銅的屋面,為高19米的金字塔形,表面覆以紫銅皮,顯現墨綠色,東部屋頂在外灘眾多建築中別具一格,辨識度高。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外灘23) 1937年竣工 
是中國設計師陸謙受的作品,比隔壁的和平飯店低矮些,但視覺上卻因設計錯覺而不覺得。↓
外灘觀光隧道,據說是一個充滿科幻感的觀光隧道,是以15人座的軌道自動車廂,從外灘穿越黃浦江底部,5分鐘直達浦東陸家嘴的海底隧道,隧道內雷射光和燈飾耀眼奪目,有遊樂園的效果,它是中國第一條越江行人隧道。(票價單程50元,往返70/RMB)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外灘12號)
屬於新希臘建築,外形呈仿古典的磚石結構,考究的古典主義裝飾,號稱是「蘇伊士運河以東、白令海峽以西」最壯觀的建築,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銀行建築,至今都被認為是外灘最漂亮的房子。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1897年竣工
原來是拍賣行,屬於3曾殖民地式建築。日落之後,打上照明的裝飾藝術浮在黑暗之中,美感倍增,充滿浪漫的氣息。 

泰國盤谷銀行 (外灘7原電報大樓,1907年竣工。
位於哥本哈根的電信公司,最早便在此樓內開設電話交換局。由英國資本通和洋行所設計的文藝復興式的建築。




中國華爾街金融廣場
華爾街的標誌非這隻代表牛市的「金融牛」莫屬,2010年由原設計師把它帶到外灘,應該是意寓著上海將以更快的速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吧! 
外灘 3 (1907年竣工)
是德國巴羅克式樣轉為更強調直線裝飾藝術的過渡時期設計。
都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如果將外灘的建築輪廓線改成音樂符號,不正酷似一篇優美的樂章嗎?除了建築的總體輪廓,外灘每一座單體建築的自身輪廓也都是高低起伏,還有凹凸的門窗、柱子,好比每一個樂章裡面,還有自己的小曲式和小高潮,使外灘交響曲具有更加細膩的層次。
值得玩味的是,這堪稱完美的輪廓線,並非事先統一規劃和刻意設計。今天的城市強調統一規劃與設計,建築一樣高、一樣平,顏色類似、風格類似,何談城市空間輪廓之美!然而外灘輪廓之美,是一個很巧的歷史組合,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上,這段優美的曲線凝固住了,成為上海完整保留的一段經典建築地標。在燈光下金碧輝煌,你可以細讀它們的獨特美,也可閱覽它們的整體美。
今夜在外灘的所有浪漫印記,可否往郵筒投遞到天涯、到海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