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2014.04.07 紹興-八字橋 ( 第二次自助旅行在江浙 )

從東湖花30元招了一部廂型車到八字橋,探訪最早的城市橋樑─紹興八字橋。一進入八字橋直街,挺拔高大盛開中的紫花泡桐立即吸引我們的目光。


紹興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是一本漂在水上的書,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走進紹興,就好比走進了一軸民俗風情畫,烏篷船、黑瓦、老街、深深小巷…,進入古越之地,人就在片刻裡迷失在一段段歷史的煙雨之中…。紹興境內水道縱橫,有水鄉水城之譽。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景,美名橋鄉。
紹興古橋簡介
行前很認真的做功課,得知,從清光緒癸巳(1893)繪製的《紹興府城衢路圖》所示,當時城內有橋樑229座,城市面積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橋一座,與世界聞名的水城義大利威尼斯相比較,為該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橋樑密度的45倍(該城面積為567平方公里,當時有橋378座,現僅存橋76座),為清末時蘇州城內橋樑密度的2倍(蘇州城內面積21平方公里,清末有橋310座),石橋連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謂是「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無橋不成村」。 紹興橋樑量多面廣,據1993年底統計全市有橋10610座,譽為「萬橋市」。在這眾多橋樑中,古橋佔有很大比例,是中國保存古橋種類、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自我調整於小江小河的木梁橋、木拱橋,到適應於大江大河的浮橋繼而發展到石樑橋、三邊形橋、五邊形橋、七邊形橋、半圓形石拱橋、馬蹄形石拱橋、橢圓形石拱橋及至跨入當今世界先進拱圈結構的准懸鏈線拱橋,構成了一個極完整的古橋系列,成為中國古代橋樑發展、演化的一個縮影,被稱為中國的「古橋博物館」。 在全市現存的604座古橋中,宋以前古橋13座,明以前古橋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橋550座。
八字橋位於紹興市區八字橋直街東端,一條丁字形河道上,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橋樑。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西元1 2 0 1 年─西元1 2 0 4 年),系梁式石橋,橋曾重修於南宋理宗寶禧四年(西元1 2 5 6 年)建造的題記,又於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修葺。近代西元1982年再度整修。

午後的八字橋兩側民居非常的寧靜質樸,沒有店鋪,來此踏訪枕河人家獨特風采的歷史文化的遊客看來也只有我們,顯現出完全的江南水鄉居民生活現況。






東雙橋位於紹興市區東街路東首,單孔半圓拱橋,並列砌築,橋長20米,此橋東端置南石階,長5米,石階下為旱橋,旱橋邊為河埠石階,故此橋稱東雙橋。

 簡單的食物,卻有一種簡單的美味與幸福感。↓





踏訪過八字橋,又見白花泡桐,也在路邊買了質優口感佳且不貴的小番茄後,打聽了往魯迅故里的方向,漫步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魯迅中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