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劉三姐─山水實景秀,它是由國際知名導演張藝謀以及王潮歌、樊躍出任總導演,投資3.5億,歷經5年5個月籌畫,600多名演職人員參加演出,109次修改演出方案,在67位中外著名藝術家餐與創作,利用12座背景山峰,1.654平方公里的水域,在陽朔創造一個由自然山水所構成的舞台。
用張藝謀本人的話說:「它是一場秀」,它秀的是桂林山水,秀的是民俗風情,秀出了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啟用了目前中國境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及其隱藏式的音響展現出了「紅色、綠色、藍色、金色、銀色」五大主題色彩系列,將劉三姐的山歌,民族風情,漓江漁火,山水聖地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的溶入山水,還原於自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及聽覺衝擊,達到了如詩如夢的效果,被喻為上帝與人的傑作,世界旅遊組織推薦說:今天不管我們從世界上任何角落來到桂林,不管交通費用有多貴,看一場《印象‧劉三姐》都是值得的!相信觀賞這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水實景的演出的確能讓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看了終身難忘,不看終身遺憾。
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
山歌緣水而起,便有水的靈性。
帶出一個美麗的傳說,風,來了;雲,動了;
劉三姐,一個歌唱的精靈,在山水間誕生。
劉三姐,廣西壯族民間傳說中的歌仙。
紅色印象 / 山歌
這場是劉三姐傳說的風情篇,
編導者大寫意的將山歌與漁網做組合,
構成「對歌」的印象。滿江飛舞紅網,是湧動的旋律,
而網中的男人,便是跳動著火一般慾望的音符…
綠色印象 / 家園
落霞、炊煙、牛群、牧童、洗衣的村婦、唱晚的漁船…
一幕幕鄉村小景舒緩的展開,講述著我們美麗家園的故事…
創作者用原生態的白描手法勾勒畫出漓江人民的日常生活印象,透過這些圖景,我們能了解到劉三姐誕生的背景,感悟山歌故鄉的美麗。
什麼是白描:
白描泛指文學創作上的一種表現手法,即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
白描手法的三個特點:
●不寫背景,只突出主體。通過抓住人物特徵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突現出來。
●不求細緻,只求傳神。由於白描勾勒沒有其它修飾性描寫的煩擾,故作者能將精力集中於描寫人物的特徵,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不尚華麗,務求樸實。優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於作者抒發的是真實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讀者的心靈。
藍色印象 / 情歌
「山中只有藤纏樹,世上哪見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
劉三姐的經典情歌唱響了在無邊無際的山水間、竹林、木樓、月亮,
把在月亮上跳舞的精靈和水邊沐浴的新嫁娘都化成了情歌的音符,在天籟中歌唱…
「連就連,我倆結交定百年,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銀色 / 盛典
這場是演出的華彩篇,表現劉三姐傳說中民間慶典的場面,200個少數民族銀珞姑娘排成的豪華陣容與特製的銀燈服飾,營造出漓江上從未見過的綺麗景象,被稱為「漓江文化奇觀」。
金色印象 / 漁火
漁火、竹排、蓑衣、魚鷹,構圖著漓江的經典畫面,
而漁火便是這畫面的靈魂。
那盞遠古的漁燈,穿過歲月的夜幕,悠悠的朝我們駛來,
它帶來古樸的勞作方式,帶來對自由生活的注釋,
當它化成滿江漁火時,你一定會領略到漓江生活的另一種風情。
因為參加表演的是周邊5個村莊的220位漁民。
尾聲 / 天地頌唱
漁火漸漸走遠,燈光已經熄滅,
劉三姐的歌聲人在天地間唱頌著,
令人魂牽夢縈,揮之不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