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2015桂林‧陽朔‧龍脊梯田8日逍遙遊 ( 05/17-2 桂林-疊綵山+伏波山 )

13551500午後的陽光有點兒猛烈下登疊綵山,疊綵山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濱臨灕江,與城中的獨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主要景觀有疊綵亭的美石、風洞的摩崖石刻造像、望江亭看兩江四湖風光以及明月峰頂鳥瞰桂林全景,是桂林比較有名的山峰。
疊綵山之所以叫疊綵山,主要是因為它的外形,它的山體岩石橫紋叢布,色彩相同,如同彩畫般。它由明月峰、仙鶴峰和四望山、於越山組成。

是唐代桂管觀察使、文學家元晦開發的旅遊勝地。《疊綵山記》說:「山以石紋橫布,彩翠相間,若疊綵然」而將其命名為「疊綵山」。





光緒20(1894)23(1897),康有為先生兩次到桂林,著書立說,廣收弟子、興盛學會,辦《廣仁報》。據說他也有刻字「光緒甲午之臘,南海康長素以著書被議,遊於桂山,居風洞月餘」,但在康有為講學處遺址找來找去只找到「壽中仁」三個大字,不過這三個字也包含了一切,蘊藏了天下。
這就是風洞的入口,「疊綵山」為書法名家沈尹默之手筆;「願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是元帥詩人陳毅的名句。


至於風洞,洞穿南北,長約20m,兩頭寬,中間窄,每當有氣流至此,便聚於一處,穿堂而過,風速也隨之增大,正所謂「不知何處起,但絕來無窮。」歷代文人雅士,述之極多,石刻作品集中,各種各樣的摩崖石刻。有宋刻,寬袍大袖、穿著保守;又有唐刻,蜂腰裸臂、衣著開放;還有大肚彌勒供奉在此,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出了風洞口,就可以會看到著名的「壹百壽」。據說又是討好老佛爺之作,上面是大寫的「一」,下面是一個「百」,合為「壽」。此刻你會發現,在導覽員或導遊的穿鑿附會下,遊客流行在經典之作摸一摸。

俗話說得好,穿過風洞口,活到九十九,爬上疊綵山,能活一百三。

木龍湖畔一座建設造型主要借鑒描繪宋朝汴京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圖》的古宋城。一棟棟仿宋建築、木龍塔、虹橋,與木龍湖清楚可見。


  
據傳這頂帽子的由來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登過疊綵山




 伏波山  ↑  ↓


  伏波山  ↑  ↓
 獨秀峰


  


                                                                                             

伏波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孤峰突起,西枕陸地,東臨漓江,有遏波伏瀾之勢,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祠而得名。伏波山公園由多級山地庭園組成,有還珠洞、千佛岩、珊瑚岩、試劍石、聽濤閣、半山亭、千人鍋及大鐵鐘等景點和文物,集山、水、洞、石、亭、園、文物於面積不不大的範圍內,成為獨特的桂林山水的縮影。









  
千人鍋:
清康熙2(1663),鑄造於廣東佛山,原為疊綵山下定粵寺裡焚香的法器。抗日戰爭時期,定粵寺毀於戰火,寺中的鐵鍋和鐵鐘被移到伏波山麓。
鐵鍋重1000kg,口徑1.5m,深度0.8m,可煮米3擔,足供千人食用,故名「千人鍋」。鍋沿上鑄有銘文,是研究清初鑄造、冶煉工藝的寶貴實體。


  

大鐵鐘:
清康熙8(1669),鑄造於廣東佛山,原為疊綵山下定粵寺裡焚香的法器。抗日戰爭時期,定粵寺毀於戰火,被移到伏波山麓。重2524kg,高2.5m,口徑1.7m。鐘頂為雙龍鈕,鐘身鑄有鐘銘及紋飾。上層為佛教的《多心經》,中層有銘文和平南王尚可喜等人的題名。


還珠洞:
在伏波山腳,洞口在大鐵鐘旁,總長128m,可直通伏波潭。洞內多摩崖石刻,以刻像為勝。洞中有一小洞「千佛岩」,內有晚唐時期的大小佛像浮雕300多尊(沒參觀)。還珠洞內最有價值的刻像為宋朝的米芾自畫像。





試劍石:
還珠洞中有一塊懸石,上粗下細,最奇特的地方是靠近地面的地方如利劍劈斷,不與地接,因而得名「試劍石」。傳說,漢朝伏波將軍馬援(公元前24-49)在此泊船時,拔劍劈石,造成此狀。↓
  
  

15051600走馬看花伏波山。微風中望江水款款南去,我們也往訾洲公園去畫下在桂林的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