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2015/09/13-2青島棧橋→天主教堂→劈柴院 (散遊慢逛-上海/蘇州/泰山/青島7日遊)

聞名的青島啤酒標籤上,印刻著與青島同齡的棧橋的身影。
長長的箭頭,直伸向深海裡,彷彿是到了海的中心,遂停下,化作一個八角型的亭子,取名瀾閣,有「飛瀾閣」的美譽。現為青島的一個景點,並成為老青島的象徵。

橋北沿岸,闢為「棧橋公園」,園內青松等花木扶疏,設有石椅供遊人憩坐,觀賞海天景色;橋西側立有華燈,入夜如株株玉蘭盛開,應該會很浪漫。棧橋本身還可停靠旅遊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島。由此俯瞰,下方的海水域場充滿著歡樂的戲水人潮以及撿拾貝類的遊客。









看棧橋不能用漂亮不漂亮來形容,二戰時日本侵佔了青島,就是拿走了棧橋的亭子裡的那塊廻瀾閣的牌子表示已經佔領了青島,所以說棧橋是青島的地標性建築。在歷史上由貨運、軍用碼頭蛻變成傾倒前海一個著名的觀光景點和青島城市的象徵符號。

棧橋在地理位置上對望著小青島,守望著膠州灣口。棧橋的長度經過了幾次的延伸之後,直到1933年才成為今日樣貌。繼續延展的橋身紀錄了青島灣的歷史,也扮演著人們親近海洋,瀏覽青島前海風光的絕佳去處。
小青島 ↑ ↓
蒼岩綠樹的小青島,她那航標燈塔也同樣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曾經的孤島,曾經的軍用碼頭,早已成為一個秀麗的海上公園,這個從青島灣上回望整個城市畫屏的地方,就是青島十景中的「琴嶼飄燈」。她是山、海、城之間的守望者。
  

青島,以前的德國租借地,也許它不像上海光鮮亮麗、時尚,但它有的卻是休閑,這裡有很經典的歐式建築,幽雅的坡道、弄堂,從松樹隙間,鏡頭真的「框」不住整個青島。
你會問;這是歐洲的夏天嗎?
棧橋本身就位於第六海水浴場,所以又叫棧橋海水浴場。海浪聲聲,陽光灑在綿延不盡的海灘上,唯美而浪漫的海灘總是讓人心神嚮往。





  
海上皇宮,由一個扣在海水中的白色貝殼狀半球體和一個豎起的貝殼狀半球體組成,作為青島島城西標誌性建築之一,與棧橋隔海相望。


我發現在青島前海,親近海洋的步履好像是不分時間與季節的,在棧橋上,永遠是人來人往。


日前曾收到一則文章,剛好提到與青島有關,位置就在棧橋,順便把它的重點摘錄。標題是「德國人在青島待了17年,沒修別墅,沒蓋大樓,沒搞布滿噴泉鮮花和七彩燈光的廣場,竟然修了這個。」細看全文,真是佩服德國佬,他們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修下水道,100年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
位置就沿著棧橋海岸線,一個雨汙分流模式的現代排水系統,在使用百餘年之後,一些街口零件需要更換,經查詢,當年承包的公司已經不存在,一個德國相關企業提供線索如下: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m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結果果真找到了,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零件,依舊光亮如新。一個民族的精神,行為準則和規範是由什麼決定的?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城市建設中,重要的是看不見的「下水道」,是和諧的人、車、馬路關係,這比某些東西更重要。

在棧橋上向北看到的這兩座尖塔就是下一個景點─青島天主教聖彌愛爾教堂
位於浙江路的天主教堂又叫聖彌愛爾大教堂,建於19321934年。
教堂以黃色花崗岩和鋼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屋頂覆蓋紅瓦,在不同角度看去都有和諧和豐富的變化,氣勢龐大,且又古樸典雅的哥德式建築風格。門飾上又借鑒了羅馬風格的元素。窗戶為半圓拱形,線條流暢,顯得莊重而樸素。大門上方設一巨大玫瑰窗,兩側各聳立一座鐘塔,塔身高56m,紅瓦覆蓋的錐形塔尖上各豎立一個巨大十字架,塔內懸有四口大鐘,一但鐘樂鳴奏,聲傳數里之外。文革時,教堂受到嚴重破壞,19814月恢復使用。


教堂的廣場上拍婚紗的新人個個臉上洋溢著最幸福的笑容
對面是「琴島之戀  主題婚宴酒店」,今日旁場可大呢?金色禮炮,中式樂隊,看來應該要搭配鳳冠霞披、長袍馬褂結紅彩球了,真是有趣的對比。
遊客用手機用相機紀錄對景物的留戀,是一種速成的全都錄;他們用畫筆,慢慢的素描景物給予的感受,通常是一種去蕪存菁的刪去法,兩者之間的區別,留給大家去體會吧!
是電車,靠集電杆取電,在普通道路上行走的無軌電車,在中國的大城市裡已不多見。
                                                                                               
不是值得收藏的骨董,也不是青島的名片,只是一處印在百姓心中的小吃風味印象。
劈柴院大字底下1902是有意義的,其實劈柴院就是江寧路,德國佔領青島後,於1902年修建了此路,所以它是一個歷史的印記。
進入劈柴院的小小巷弄後,是個色彩豐富的畫面,兩邊一攤接一攤的風味小吃,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土裡頭鑽的,樣樣俱全,真的是食物的聚寶盆,讓人眼睛一亮。這完全不同於台灣的景觀,好奇的我們一路巡禮、參觀,聞香。






還有立碑刻字,這就引發我想挖掘始末的好奇心了。在眾說紛紜裡頭,我還是偏愛有溫度的望文生義說法,與「劈柴」這種傳統的民生方式有關。
據說劈柴院的10號院在改為戲園子之前,一直就是個賣劈柴的院子,由於賣劈柴的生意漸好,劈柴市由五天一集改成天天有賣劈柴的長攤。約虎口長整齊的劈柴一捆一捆的,買者講好價錢,賣者用扁擔挑著送到家門,可見江寧路劈柴院曾經是個劈柴市場。
它也曾經沒落塵封了許久,今日的風貌是經過美容後於2009年春天重新開張的,空間雖小,攤位看起還算乾淨。

  





最後還是選擇「排骨米飯」當作午餐,跟台灣的「排骨飯」截然不同的做法,普普而已。飯後我還在隔壁買了一杯綠豆冰沙,例雲去喝了昂貴的酸奶。

現在的「江甯會館」原是青島曲藝文化的發源地,過去演藝名家都曾在此登台獻藝。現在會館內,定時舉行演藝,客人在此可一邊喝茶用餐,一邊聽曲看戲,別有一番風情。今天是一位書法家在現場揮毫賣字,自用贈禮兩相宜的一般價位。




狹小的生活空間,公用的水龍頭和廁所,交織的曬衣繩索,這種特殊的裡院生活正是老青島人的城市記憶。隨著時光的流轉,大樓的興起,許多的老物件被自然的淘汰掉,就算哪天舊地重遊,未必能與它相遇。在一個快速崛起的國度,是逃不掉的命運。
  
劉師傅送我們到劈柴院之後就700里路雲和月的趕回上海,明天早上會到虹橋機場接我們,堂弟今天請假談生意去,由熱心的孟總陪我們閒晃八大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