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個花蓮同學很有心的送了一布袋的火龍果莖苗,我們很隨性地將它們種在絲瓜棚的水泥柱旁,任其自然生長,也沒細心照顧,今年倒是很爭氣的高出柱子,且開花結果,當發現第一朵大花時,竟然已經有一顆成熟的果子可採收,大小只有彌足珍貴的4口,紅色果肉,但是甜度很夠;昨天又開了一朵漂亮的花,同時採了第2個果,這個大多了,但是比起朋友送的一箱專業人士種的,還真是迷你。
有鑑於植物活得如此認真,趕緊Google一下火龍果的相關資料。它為熱帶植物,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颱風。
火龍果經濟價值高,雖然今年有點兒崩盤。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醫藥於一身。花朵潔白巨大,花徑超過20公分,被稱之為大花王。夜間開放,日出後才慢慢凋謝,類似曇花,屬於夜仙子。(7點多還很漂亮)
謝花後的25—28天,果皮開始轉紅5–7天,果實表面具有鮮紅或肉質狀鱗片開始軟化,果頂蓋口出現皺縮或有輕微裂口時即可開始採收。真是隔行如隔山,一門好大的學問,得好好研究研究才會有好收成。
從鱗片區分紅肉與白肉:
紅肉火龍,鱗片短而稀;白肉火龍果鱗片長而密。
如果吃了紅肉火龍果出現類似「血尿」或「血便」時,那只是營養素沒有被吸收而被排出而已,以後再食用,只要淋上一點冷壓初榨油或是吃幾顆堅果即可,懂得正確吃法才不浪費。
一分耕耘未必就有一分收獲,但,不耕耘肯定沒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