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2014.04.10 揚州 -個園 (第二次自助旅行在江浙)

當一切搞定後評估結果,唯有去青年旅舍隔壁的個園,至少還有一個鐘頭可瀏覽園林風光。
自覺得是路上比較特別的景觀
個園:揚州古城東北隅,鹽阜東路10
門票 45  (60半價 )  開放時間07301715
所謂中國四大名園,說法紛紜,如果個園也名列其中,那應該是: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揚州個園。
個園是典型的中國江南私家園林傑出代表。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於清嘉慶23年(1818年)在原本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拓建為住宅園林。因主人愛竹,且竹葉形似「個」字簡體,故名「個園」,個園最富盛名的是以筍石、湖石、黃石、宣石疊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疊石藝術高超,令人歎為觀止。
我們從北門入園,經過驗票口後,立即入眼的是三幅「個園黃氏家聯」。
第一幅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儉與勤」,意思應該是:作為傳家的法寶,沒有別的,除了種田就是讀書:而富裕以後最好的治家方略,唯有節儉與勤勞。這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治家格言,道出以讀書立身的傳統觀念和節儉守成的傳統美德。
第二幅是「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由此可見主人對其後代子孫教育的重視
第三幅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應該就是勉勵子孫,積善人家必有餘慶,但最後還是要明白所謂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道理。

北門的庭園景觀讓阿姨們搔首弄姿了許久 (要避開人潮也要眼明手快呢!)



個園,不僅具有那些形彩多異的山水,而且園中多竹,種竹子也是個園的特色,取以蘇東坡詩中所說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的詩意來表示園主人自己風雅俊逸,超凡脫俗。園中的萬竹園現在有竹萬竿。


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拍過合照後,從題有「映碧」匾額二字處拾級而上抱山樓。


【抱山樓】這座七楹長樓,巍然艮跨「夏秋」兩山之間,兩山東西依樓而掇,有多條山徑直通樓上,抱山樓在空間連接兩山,樓前長廊如臂,擁抱兩山於胸前,這是抱山樓得名的由來。
抱山樓長廊,猶如淩空飛架的天橋,廊上漫步,不經意間就跨越了兩個不同的季節,因此被今人戲稱為「時空隧道」。
從抱山樓長廊上左看秋山,「有賓主、有掩映、有補綴、有補貼、有參差、有烘托」彷彿群山峻嶺,山外有山,山勢未了;仰視高處,山勢絕險,突兀驚人。

右看夏山,山上黃馨紫藤,繁花垂條;山下古樹名木,青蔥蓊鬱;山間石室幽邃,石樑淩波;山頂流泉飛瀑,有亭翼然;山前一池碧水,倒映亭臺樓閣綠樹山石,渲染出濃濃的水墨意蘊。遠近高低都是景,讓人左顧右盼,目不暇給。
 秋山

夏山  ↓



以假山取勝,以疊石鬥奇;雖由人作,山石奇峭,宛若天開。

在抱山樓上憑欄賞景,但見樓下梧桐蔽日,濃陰滿階,簷前芭蕉幾叢,婷婷玉立,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楓紅霜白,一池碧水掩映其中,無限風光,美不勝收。↓



清漪亭是一個六角小亭,秀麗挺拔,嬌好端莊。賓主在文宴之後,登山之餘,漫步到此,環顧四周,全園風光盡在眼中。亭子周圍,似乎漫不經心的佈置了許多太湖石,而太湖石的外面又被一彎綠水所環抱,清漪亭在這重重拱衛之下,由一個普通的建築而憑添了無限的美感。


                                                                                                   


「冬景」在南墻上開「風音洞」四排, 24個圓孔,利用狹巷高墻的氣流變化,產生的北風呼嘯的效果,使冬景不但有嚴冬風雪的「形」、「色」,還有了「音」的效果,以對應「北風呼嘯雪光寒」之意。↓



冬景的風音洞  ↓


南部建築─古建築群
面對同一棵盆景,解讀各不同。
個園的住宅建設嚴格採用了傳統的坐北朝南格局,整個建築群則規劃為三縱三進九宮格,暗含「福祿壽」寓意,三縱院落之間則有深深的弄堂相隔,稱為東西火巷。之所以叫做火巷,平時供傭人出入,在火災發生時則作為消防通道之用。而西火巷又建為前寬後窄,為棺材巷,有升官發財之意。



叢書樓:【清氣若蘭虛懷當竹   樂情在水靜趣同山】
個園對面,東關街南,是揚州另一大鹽商馬日綰、馬日璐兄弟的小玲瓏山館舊址,馬氏兄弟家中豪富,卻富的高雅、富而有道。日綰愛書如命,幾有秘本,都不惜高價買回,因此藏書很多,小玲瓏山館之叢書樓,藏書有「甲大江南北」之稱。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也曾接見過他們。最為可貴的是,「二馬」不是將這些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束之高閣或是據為已有孤芳自賞,而是豪爽好客,四方讀書人,都可以來他家看書學習。
後來,馬氏家族伴隨著揚州鹽運的衰頹日趨蕭條,小玲瓏山館幾經轉手,最後被黃至筠買了下來,作為別院,太平天國時毀於兵火。

按建築功能分,東路建築為生活用餐的場所,由南到北建有清美堂、楠木廳(餐廳)及廚房等,以祿為主題,所以檐口窗雕多有鹿的圖案裝飾。中路建築群則是黃至筠公子接人待物與生活起居的地方,建有漢學堂與三、四公子的起居所,以福為主題,裝飾則多採用蝙蝠。西路建築為黃至筠生活起居、女眷起居和祭祀祖先之功能,建有清頌堂、繡樓等相應建築,主題則為壽,裝飾壽桃圖案。
東路建築
廚房


天井  ↓

【餐廳也稱楠木廳】中間的楹聯出自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之手。
上聯是「飲酒豈止于醉」,下聯是「雅懷乃遊乎仙」。
意思是:平日的飲酒哪裡是為了沉迷於醉鄉?高雅的情懷是神遊於飄飄欲仙的精神境界。↓
【清美堂】是黃家接待一般性客人和管家處理日常事物的地方,廳堂不大,但做工卻很講究。「清美堂」。清者,高潔也。「清美」就是以清為美,應該就是把高潔作為美好的品德的期許吧!
發現沒?餐廳的圓桌是兩個半圓組合的,當男主人不在家用餐時,女主人要撤去一半,自己只能用另一半,這是封建禮教男尊女卑在餐桌上的不平等反映。
天井 ↓

中路建築群



西火巷古井:西火巷南寬北窄,水井置西火巷南端,緊鄰兩側住房及前面門樓排房,便於住宅平時取用,如果發生火災亦能即時取水滅火。旁邊牆上砌成拱形, 則是防止因長期取水導致牆體下沉,挺深謀遠慮的。↓
有著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

西路建築



春景與冬景未踏訪,太多的廳堂與亭台未涉足,就要關園門了,只能留些遺憾讓未來去填補。踩著夕陽按原路回去,順便去了解周邊環境,以利明天的出發。

這位年輕的阿姨,你還真的要拍夠本才願意離開啊!
不知名的亭子,你很有特色,但是只能遙望,無緣近賞,後會有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