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水鑽--在滴滴答答的梅雨裡閃爍著 (花樣4-3b)

梅雨滴滴答答奏著熟悉的旋律
不想在濕漉漉的氛圍裡讓心都跟著發霉
於是
撐起小傘
抓起相機
到戶外尋找平凡裡的不凡
望著有容乃大胸襟的植物
感佩他們願意讓雨點駐足成型而閃爍著光芒
望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水鑽
我小心翼翼屏息著輕按快門
收藏著來自各個不同藝術家的創作
































感謝一位友人觀「水鑽」系列後贈了一首七言絕句如下:
粒粒晶瑩掛翠尖,珠圓玉潤映毫纖。
傾身欲就花間飲,始覺人間失露霑。
相機   Canon   型號  SX50HS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2017.06.07 與水芭樂有約--在五結五十二甲濕地

日前的一個向晚時分行經五十二甲濕地,發現大圳邊一顆顆小白球掛滿樹,近看,原來是水芭樂(風箱樹),當時因光線不足以顯現她的美,也沒帶相機或手機,當下決定近期內的日出後或夕陽西下前再訪。
連續幾天的梅雨過後,陽光終於露臉,515分出門,12分鐘後抵達距離住家才4公里多的溼地。
要不是被綠樹隔開了,天光雲影、遠山及水質清澈的五股圳根本就水天一色,分不清天際線。
宜蘭是一個雨水家鄉,自然環境之演替出水資源豐沛的生態系,當泥濘潮濕的土地被深淺不一的水域所環繞覆蓋,水生植物生長其間,就形成嘞一個濕地生態系。
昔日,每當颱風豪雨來襲,冬山河河水奔流到下游河口時,受到海岸沙丘的阻擋,大水宣洩不易,經常氾濫成災,廣大的沼澤乃孕育而生,成為蘭陽平原的一大特色。

雖然冬山河截彎取直之後已揮別了水患的陰影,但昔日蜿蜒曲折的冬山河流域所殘留的沼澤遺跡,至今猶可見,那就是五十二甲濕地。
美麗的穗花棋盤腳(水茄苳)是蘭陽平原殘存極具代表性的植物,沿著五股圳綿延幾公里,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復育區。(6月下旬會有另類夜間煙火秀在此綻放)

早期在五股圳沿岸種了百棵風箱樹,是用來保護土堤岸當圍籬,如今有20棵已超過百年,相當珍貴。
不是芭樂的水芭樂:台灣珍稀的水生植物—風箱樹。為多年生落葉性的灌木至小喬木。因為葉片酷似於你我所熟悉的芭樂葉子,於是民間通常稱它做「水芭樂」;花小型,多數集結成圓球狀的頭狀花序 ,像極了繡球,也好像珠花,於是也有「珠花樹」的美名;花後的結實率並不高,即使有果實生成,多數也都發育不佳或是畸形果。
五十二甲橋下停放一排小船,看來也非「鴨母船」,而且色彩劃一。
這隻夜鷺讓今天的問花拍攝過程中充滿生命力與趣味。

滿樹的珠花在晨曦中散發出低調美


利用夜鷺構圖,雖然只是數位相機,也可變化出不同的效果。



在台灣,風箱樹也只自生在北部與東北部地區的低地平野濕地間。在早期的農業社會,鐵器是日常生活的謀生工具,而打鐵用的「風鼓」就是利用風箱樹的木材製作,它成為當時重要的經濟作物。隨著經濟發展的轉型,工商業漸漸地取代了農業,風箱樹的經濟地位自然也漸漸失去了光彩。




根據林務局最新的台灣本土性生物資源調查結果,確定台灣已經不再發現野生的風箱樹植株。現今,已知的一些生育良好的風箱樹,都是在宜蘭縣境內,大多作為灌溉溝渠的護岸植栽。




資料顯示,種植風箱樹並不困難,卻需要一個可以親水的環境;最理想的區域為水塘的淺水區,或是水域的邊岸;全日照或半日照處皆可。只要管理得當,苗株生長即能維持正常,通常扦插苗在兩年內就會開花。
這樣的光影,誰能漠視?
遠外的的橋墩是個人認為整條北宜高速公路上最美的
南美蟛蜞菊原產於美洲,是許多台灣原生植物的勁敵,它又名地錦花、穿地龍,主要是其植株會蔓延而且有強力覆蓋性,生命力超強,常讓本土原生物種慢慢消失,因此在全球早已被列為世界百大惡草之一。
現在的穗花棋盤腳還在蓄積能量,將在適當的時間點,進行一場絕美的夏之饗宴演出。  

以前見過也拍過水芭樂,但絕對沒有今晨的美好,令人醉心的是現場而非照片。

五十二甲濕地無菸健走步道,環繞濕地一圈,滿眼蒼綠與水色,乾淨而優美,運動者雖不多,但拿著相機尋尋覓覓的只有我一人。  

濕地邊上有一小部分的水稻已經開花結穗,一位大哥在抽水田裡的水,給予適當灌排水管理不但可以節省用水量,又可提高養分的有效性及稻根活性,進而促使水稻生育健旺,具有增產及改善品質之效果。一般來說,幼穗形成始期應讓田土乾燥而略為龜裂狀態,以供給氧氣及促進稻根向下生長,以利稻株後期養分吸收及抗倒伏,所以採輪灌或間歇灌溉。。

牠,跟著我的腳步與律動在移動,所以總可以適時的出現在鏡頭裡。



逆光下的水芭樂實在是太美了,五股圳樂於黯然失色以成就她的迷人風采。


以水芭樂為前景,逆光下也能拍出一點點的單眼相機況味。

穗花棋盤腳的嫩葉。她是下一波的主角,先不著墨。
嘗試利用穗花棋盤腳的葉縫,營造特效,不算太失敗。↓





如果生命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渴望自己像一汪流泉,靜靜地流,任魚兒暢游,卻仍舊可以波瀾不興。
五股圳 

這棵穗花棋盤腳最得蟲兒的青睞,葉片被啃得僅剩咬不動的葉脈,望著望著記憶被拉回求學階段用化學藥品浸泡葉片,達到這種效果後拿它來當書籤的年代。

  


在專注的仰頭拍攝穗花棋盤腳時,被啪啦一聲嚇得回神,相機竟然反射性地往水中一拍,之後放大一看,原來是那隻夜鷺在水裡找早餐,也激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小路的另一側是五十二甲濕地,一隻小水鴨正在晨運,這一區被布袋蓮佔領著,有一條已經不通的木棧道,倒是充滿著野趣。




  
兩朵白色睡蓮挺出水面,鋪躺在布袋蓮中,看來潔白而優雅。



不遠處冬山河上的利澤簡橋,萬綠叢中一點紅,紅的分外醒目。   

國道5號高速公路 ↓  ↑

五股圳 
  溼地中的小小蘆竹 ↓
與水共舞的宜蘭,條條水道都有故事,繼宜蘭縣冬山河休閒農業區,以「鴨母船」帶遊客探索「小河文化」;五結鄉利澤社區推出「五午生風」節能減碳之旅,遊客可騎單車遊52甲溼地水域,享受綠色悠閒。
 

溼地水域的另一個角落可望見遠外的「龍德工業區」,石化工廠煙囪排放出的白煙與白雲共舞,你儂我儂的分不清是雲是廢煙。




在繁雜的外觀世界中,執持住一顆單純的心,一份真摯的情是我的原則。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就是以出塵的心投入人境,在滾滾紅塵中執持清明的心境。如這水域般的寧靜,亦可映照與蘊含各種景物,是我的生活典範。

  


舒服的天光雲影引領著我這位另類晨運者往前,領略濕地之美,享受陽光與美景。



透光的葉片也是美的代言者





為了不錯過路上的好風景,我放慢腳步,不急。但,不代表寂然不動,不代表遲鈍,而是該停時,讓心靜下來縱觀後再出發;該動時則有如鴨子划水,看似輕鬆,其實已在悄悄移動─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移動。







布袋蓮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巴西地區,是一種分佈相當廣泛的漂浮性水生植物,在台灣地區出現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未左右,係由日本人以觀賞植物的需求而引進來台,也是目前台灣最主要的外來種植物之
極為強韌的環境適應力與繁殖力,使得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佈滿整個水域表面。雖然開花時確實美麗,但在其覆蓋之下,水中的陽光穿透便因此減少,導致其他物種因陽光不足或缺乏而造成生長遲緩甚至死亡,嚴重不利於生物多樣性。而阻塞河道也是缺點之一。
雖然對水域生態環境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畢竟「天生我材必有用」。適量的它,對於汙水淨化,還是功不可沒的。所以總量的控管很重要。
大萍也是一種攻城掠地的美麗水生植物,凡在田園中或流動緩慢的水域很容易發現到它的蹤跡,它總是默默的以讓人無法察覺的速度,迅速佔領整個水域。多年生草本的大萍,其主要的繁殖方式為無性生殖,成熟的大萍會長出許多走莖,並且長出一株新的植株,甚至幼小的大萍也會伸出走莖產生新的大萍,因此在撈大萍時,往往不會只有撈到一株,通常會撈起一整串。
台灣地區的溪流河川與湖泊已面臨大萍的危害,在政府相關單位也未能提出有效的對應方針下,最佳的方式是絕對不要種植大萍。在溪流、河川、農田、池塘與水圳中發現它的蹤跡時,最好將其棄置於路邊讓其枯死,避免其危害台灣的水域環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