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2013.03.26.蘇州‧拙政園


拙政園:門票:淡季〈10.314.1550,旺季7060歲以上半價。 東北街178號〉
◎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獅子林、滄浪亭、留園
◎中國四大名園:拙政園、留園、北京頤和園、熱河避暑山莊
●典故:
早在三國時便是名人故居,林園形成始於明朝,當時御史王獻臣屢遭東廠誣陷,棄官反鄉後花了16年建成此園,起名「拙政」,喻意園主「拙者為之政」,後來因其子豪賭把園子輸給徐姓人家,開始了拙政園乖舛更迭的命運,數度易主變更原貌,園子的東中西部,分別擁有不同園主,直到今日,拙政園便以 3 個園區的型態面對世人。
一般參觀動線:東園→中園→西園

◎東園:
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絉香館→放眼亭【進入中園前先到倚虹亭並欣賞複廊之美】,倚虹亭是園內視野與欣賞角度變化最多之處。近景可望梧竹幽居和倚虹橋,中景可望遠香堂與水池,遠景則是望到水池對岸的別有洞天亭。
拙政園現有水面近六畝,約佔整個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天泉亭是一座重簷八角亭,出簷高挑,外部形成迴廊,莊重質樸,因為亭內有一口古井,相傳為元代大宏寺遺物,終年不涸,水質甘甜,因而被取名為「天泉」。

拙政園向來以植物景觀取勝




地可池則池之,取土於池,積而成高,可山則山之。池之上,山之間可屋則屋之。


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濬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渺的個性和特色。



複廊除了空間變化的趣味,兩廊間的牆上有25扇鏤窗,移步換景,賞心悅目。


紫荊(學名:Cercis chinensis),又名裸枝樹、紫珠(本草拾遺),為豆科紫荊屬的落葉喬木,是中國特有種,在蘇州處處可見。


中園:
以水池為中心,10幾個亭子賞景角度各異其趣,遠香堂是拙政園主廳,取自於周敦頤「愛蓮說」:「香遠益清」,園中有7處荷塘,左後方的小飛虹,堪稱拙政園一絕,飛越池水的廊橋,看似一道彩虹。倚玉軒是為了賞竹〈玉〉,繡綺亭則是賞牡丹,枇杷園賞枇杷,聽松風賞松,玉蘭堂賞玉蘭…,小滄浪為三間水閣,和玉蘭堂、玲瓏館、聽雨軒等獨立小院落一樣自成一格,特別的是,小滄浪是拙政園獨一無二的水閣,南窗北欄,兩面臨水的水閣。在小倉浪和志清意遠之間的院落是雅石齋。


小飛虹是園中的絕景  ↓




 垂絲海棠






憑欄就有賞不完的四季風光


















西園:
清朝才擴建的,其中香洲源自屈原楚辭的「芳洲」是賞荷之清香的畫舫,「洲」同「舟」,主要為水景,但多了宴客聽戲的地方,十八曼陀羅花館和三十六鴛鴦廳〈為四方廳堂,中間以玻璃屏風隔開,兩廳一南一北合而為一,被人稱之為鴛鴦廳,古時宴客分為男賓女賓,兩廳看似相同,實則一大一小,可見古人的男尊女卑觀念。廳堂的四角都有耳室設計,是給僕人聽候差遣的地方;請來戲班子時,則為化妝更衣之處。
有洞天,與誰同座軒、宜兩亭、波形廊、留聽閣、倒影樓、塔影亭都有各自的趣味。



白木香:薔薇科,2011年掛牌時已130年樹齡 ↓



推窗,映入眼簾的除了亭台樓閣外,就是扶疏花木與波光。




這樣的風雨迴廊,只願緩緩挪步。

比鄰的是蘇州博物館 ↓

當年的玻璃可是舶來品呢! 

 「耳室」玻璃鏤空處,有著移位換景的美妙。








 還真的有鴛鴦
三十六鴛鴦館〈左右突出部分為耳室〉↓

園中園,多空間的庭院組合以及空間的分割滲透、對比襯托;虛實相間,空間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的布局手法,讓我們遊走了四小時都未能盡興。
見山樓分兩層,下層藕香榭可觀魚、賞荷、賞景‧上層可將中園美景盡收眼底,三條通道通往不同處。
●參觀時間:11:30 ─ 15:00

●門票上的景點遊覽示意圖有43個,如此眾多的亭台樓榭,實在無法一一清楚記憶,也無須存封吧!賞景寬心,舒服快樂就好,不是嗎?我們又不是要寫書或專題報導...,如果有誤,請多海涵。下一站是獅子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