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2018.09.20-2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洞 (湖南+貴州29日自由行)
織金洞是中國大陸目前發現造型最奇特,規模最大的洞穴,擁有多項世界之最的中國溶洞之王。沒有回頭路,所以一進洞穴就必須走完全程。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位於貴州省織金縣的官寨鄉,1980年才被織金縣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的溶洞。它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洞長6.6km,最寬處175m,相對高差150m,空間寬闊,有上、中、下三層,洞內有40多種岩溶堆積物,顯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態類別。是一座規模宏偉、造型奇特、無比壯美的洞穴資源寶庫。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2015.09.19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填補了貴州沒有世界地質公園的空白。
大陸的溶洞內極少如織金洞這般素雅的燈光,以至於讓人流連了整整4小時。根據不同的景觀和特點,分為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洞內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奇特景觀,身臨其境如進入神話中的奇幻世界。每座廳堂都有琳琅滿目的鐘乳石,大的有數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還有玲瓏剔透、潔如冰花的捲曲石…,讓人讚嘆大自然界千萬年鬼斧神工的奧妙。
●迎賓廳:拾級而下,因「日月同輝」採光佳,廳堂布置大器巧妙。
●琵琶宮:琵琶宮的洞壁一倒掛垂直石盾,它的造型逼真,琴弦分明,傳說這是天宮裡琵琶仙女用來彈奏的琵琶。從倒掛琵琶就可以看出織金洞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中的石鐘乳和石筍是多麼的多姿多彩,豐富無比。記得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琵琶下方的「邊石壩」裡珠磯點點,正是琵琶樂聲所化而成,譜曲成了一首絕唱,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塔林宮:有數十座高大粗壯的石筍,看起來就像金色寶塔林立,酷似古羅馬的城堡,所以,這裡又被稱為「金塔城」。
●婆媳情深 (塔松狀石筍) :這對黑色剪影,像不像媳婦在為前面的婆婆捶背呢?
●福祿壽 (塔松狀石筍與渾圓狀石筍共生發育)
南天門是洞穴崩塌形成的巨型堆積物連接上、下層洞穴的通道。主要由崩塌地塊石、鐘乳石等構成。
靈霄殿是織金洞洞內的最高點,這裡的海拔是1321米,此洞口還高20餘米。洞廳華美、燦爛、輝煌、壯觀。靈霄殿景觀組合非常和諧、奇妙,它的空間勻稱而明快,恰到好處。靈霄殿高寬均在40多米,造型獨特,巧奪天工,彷彿一個巨大的方形舞台一下子拉開了惟幕,其中景色盡收眼底。中部高37.6米,直徑才0.6–1.2米的石柱獨立,稱為「擎天一柱」。後方背景是潔白的石筍,左右兩側是寬闊的石幔,尤其是右壁的石簾,長百餘米,高數十米,規模宏大,氣勢恢弘。
廣寒宮:長400m,寬100m,高70m,面積5萬多平方米。放眼望去,洞中景觀如「寂靜的群山」,由石佛、靈芝山、巨石鐘、十萬大山等眾多巨型石筍組成,其神秘深邃,蔚為壯觀。其中「霸王盔」是織金洞洞內「三絕之一」。高14m,珠璣點綴、銀光閃爍,似古代楚霸王的頭盔,為巨大的複合型石筍,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發現的型態最逼真的盔狀石筍。
江山多嬌為各種壁流石 薈萃一堂,為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巨型壁流石。
寂靜群山為塔狀巨型石筍群,高度和直徑都在20-40m之間。
三級華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發現三個規模相似,且同時發育的盔狀石幔。
銀雨宮裡最吸睛的莫過於銀雨樹 (塔松狀石筍),高17m,猶如象牙雕刻的玲瓏塔,為目前已發現型態最優美的地球之寶。挺拔秀麗,亭亭玉立於白玉盤中,令人讚嘆。這一株「銀雨樹」,是花瓣狀的石筍,形成它約需15萬年,形成銀雨樹的滴水線位置始終沒有變遷,水量是恆定的,可見銀雨來之不易。
巨石林立裡,飛鳥覓食 (棕櫚狀石筍)在對面遠處的山壁旁,一丁點兒大,不仔細找還真找不著,虛無縹緲的場景是水氣瀰漫造成的。
掌上明珠 (塔狀石筍)是已有的巨型鐘乳石崩塌之後,又在原處繼續生長出一個稍小的鐘乳石,造型如同一個巨手托出一枚明珠,既有極高科學價值,又有藝術價值。
走到雷子洞也結束這趟驚奇的地底溶洞之旅,感受億萬年的漫漫時光裡,水與時間在這裡淬煉出來的奇幻風景。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一點也不誇張。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2018.09.20-1 畢節市織金大峽谷 (湖南+貴州29日自由行)
織金大峽谷又名綺結河園區,是織金洞地質公園三大主題景區之一(另兩個分別為織金洞和東風湖園區)。織金大峽谷是洞穴化學沉積物、峽谷、天生橋、天坑、峰叢、岩溶、丘陵、單面山、地表河、地下河等喀斯特景觀的典型代表。
遊織金大峽谷,有暗河(綺結河)船遊和溶洞(燕子洞)步行兩種方式。兩種遊賞方式應該是各有不同樂趣和感受,我們選擇的是先搭乘觀光電梯 (108米,46秒)下到半山谷口,然後沿著木棧道步遊到谷底。一路行走,洞上洞、坑內坑、橋上橋、天外天等地質奇觀目不暇給,也讓人為地殼運動留下的美景讚嘆不已。
犀牛望月天生橋:橋面呈彎曲狀,橋下有2個相隔約50m的穿洞,是十分罕見的巨型雙孔彎曲狀天生橋。
行至金穀寺前,一個高大的天窗橫跨在大峽谷兩岸,平面為橢圓形,長軸300m,短軸175m。橋下,有佛寺坐落在峰林之間,紅牆青瓦,玲瓏別致,清謐靜幽。回望剛剛走過的地方,仰望天空,忍不住為這有著不規則圖案的巨大天坑叫絕。這自然的造化,真是無所不能登峰造極,如斯神奇景象,讓我們理當對自然心懷敬畏之心。
金谷大佛:懸崖峭壁上的佛像為斜高凸的鼻梁,遇爭寺壁的雙眼,好似在默默誦經。
織金大峽谷基本上行至金穀寺,仰望天窗與遙看金谷大佛後,已經概覽峽谷兩側陡峭岩壁,群峰聳峙,雄奇峻秀的完整喀斯特多層發育系統,多少了解它們各自之間既有的空間分布規律與時間上先後生成、發展序列。
接著轉入「萬燕歸巢」的綺結河暗河,觀賞鐘乳石和風化嚴重的壁流石。天窗的下方,是一個水勢洶湧氣勢磅礴的瀑布,遠遠的便聽水流奔騰咆哮。從明亮的藍天白雲下,走入忽明忽暗的洞谷中,有一種時光穿梭之感。洞內漆黑一片,洞外奇峰獨立,山色隱約可見,倒影瀲灩碧綠,別有洞天,讓人驚詫。
穿行的這個溶洞名為「燕子洞」,是一個天然的鳥巢。據說每當清晨,成群的燕子從洞口飛出,覓食或者嬉戲,黃昏時分,一群群的燕子自四面八方紛紛飛回,密密麻麻,「萬燕歸巢」的奇觀,恐怕只有園區工作人員才有眼福。
絕壁之下,綺結河一路蜿蜒,長400m,寬60-70m。「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在一片幽暗下洞口如明月懸掛倒映水中,如詩如畫。有小船自暗河中划出,似乎有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又有著自桃源仙境中而來的夢幻意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