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山菊〈花樣3-5〉

她是中低海拔山區的坡地或路旁一種常見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蘋果綠的嫩葉最是可愛。盛花期在810月,平地也許氣溫較高,或是天氣有些異常,牆邊一整排的山菊竟然開在東北季風冷冽的12月。


雌雄同株,頭狀花,外圍是舌狀花,中央是管狀花。



  


當有白色冠毛的瘦果乘著風四散飄落後,開疆闢土的結果,園子的陰涼處幾年來已多了許多,無花時賞葉,花開時黃色的小菊花添增了幾分野趣。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文心蘭〈花樣4-11〉

狹長的葉片,突出的唇瓣是她的明顯特徵,眾多花色中以黃色最普遍。
餐桌上擺一盆小巧植株的迷你文心蘭,柔美而浪漫。


臨窗的書桌旁擺一盆白底有斑點的文心蘭,在陽光斜照下,清新有活力。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2012.11.21.台中新社古堡花園

新社古堡花園,從官網裡透露的訊息應該是921大地震後所打造的一座仿歐洲古城堡的私人莊園。我喜歡它的「品牌故事」最後一句「我們從自然走來,終將走向自然去。」
值得肯定的是,莊園依山勢起伏,配合原有生態,以較自然的方式開發,在磅礡氣勢中不失秀麗,賦予原有山林新風貌。

大量的舊有原料,在匠心獨運下,非但無陳舊之跡,反而呈現原始樸實之美。



有那麼些許置身中古世紀歐洲的況味。






多角度的視野,仰俯之間各有千秋。









「拎壁龍」正努力的為酒莊織新衣。
多年以後的酒莊一樓的部分應該會是完全的綠建築吧!






不必進入酒莊,只要坐在屋簷下神遊,就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

瞭望塔的塔頂被封了,雖無法上去眺望全景,但往下一看,迴旋梯透著光也挺美的。

葉落知秋,幾片黃了、紅了的楓葉,掉落在初冬時候,因為台灣的楓紅總不是在涼涼的秋天。





不經雕琢的原石磚瓦,巧妙的鋪滿建物,表現豪放不羇的層次美感,在粗獷中有歷史的陳香。





「借景」讓每個窗口透著不同的美景。

從不同角度看「茅草亭」↓









園區景觀並非一覽無遺,小路的盡頭,往往又是個美麗的新世界,有著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的驚嘆!








從古堡過虹橋右轉是「湖畔遊憩棚區」,左轉是「木屋餐廳」,橋邊幾棵早開的洋紅風鈴木有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畫龍點睛效果。




只站在「觀景亭」↑ 賞「迷霧噴泉」↓,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小遺憾,既然迢迢一趟路,雖是個人工噴泉,但正巧有藍天映照,當時何以沒去探訪呢?
迷霧噴泉   ↑   ↓

回到停車場時,太陽終於露臉送客,遠方的遠山正迷人,不禁擁它入鏡。
●〈如果您有錢,是否也會當個有品味、有質感的莊主或島主?是否也願意與眾人分享您美夢成真後的甜美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