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七条的青旅,離東本願寺步行只有幾分鐘路程,利用今天只安排一個景點不必趕早,所以跟雯姐約好7:30出門,先到東本願寺走走,9點再趕到路口與其他人會合後一起到車站。
有東本願寺,就有西本願寺,兩個距離京都車站都不遠,只是東本願寺離我們的住宿處更近些,所以選擇它。
至於為什麼會分成東西兩座寺廟呢?據史料記載:這關係到日本史上戰國時代武將之間的權力鬥爭,廟方也很無奈。
本願寺建立的契機是由於淨土真宗的祖師親鸞聖人過世,因而在東山地區的大谷蓋了一間廟宇來祭祀他。在那之後,本願寺經歷燒毀、重建、以及無數次的遷移,最後從京都的山科遷到大阪,也種下了東西分立的火苗。
織田信長最後攻佔了本願寺,雖然回歸了久違的和平,但是廟方的兩派勢力「籠城派」與「和睦派」之間的戰火還持續燃燒著。本願寺重新遷回京都後,教團內部則發生門主的繼承紛爭,之後籠城派脫離教團,在本願寺東側另外建立了「東本願寺」,而原本的本願寺就成了「西本願寺」。
簡單來說,也就是原門主接受了豐臣秀吉的提議,將原本願寺更名為西本願寺,而另一個以德川家康為後盾的門派所建立的就是東本願寺。
西本願寺在1994年(平成6年)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之中,而東本願寺並沒有。但,即使不是世界遺產,也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我們從阿彌陀堂門進入,欣賞在江戶時期曾四次遭火災焚毀,現在寺院主體建築為明治時期重建的東本願寺。
購物場及信息中心
照片中右為御影堂,左為阿彌陀堂。↓
御影堂及水手舍
水手舍
東本願寺1895年新完成的御影堂與奈良東大寺金堂並稱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
從雄偉的御影堂門拍攝御影堂,框住它的感覺還不錯。
御影堂門(正門),氣勢磅薄,屬於歇山重檐式建築。
氣勢恢弘壯觀的御影堂,長76公尺、寬58公尺、高38公尺。堂內供奉著宗祖親鸞上人的御真影(木造肖像)。
京都塔
御影堂門與御影堂遙遙呼應著
站上御影堂的階梯就要脫鞋,赤腳踩在木地板上,你看!這位先生拿著抹布在擦拭欄杆呢!能不惹塵埃,不是本來的,是靠人工保養的。
迴廊古色古香,糊紙拉門,質樸少繁複細緻的雕飾。
室內禁止拍照。地板全鋪榻榻米,我在裡頭靜坐了10分鐘,深深感受到一份未曾有過的平靜,無可言喻的奇妙!
從仁和寺開始,到東本願寺止,終於搞清楚何謂御影堂。凡是供奉宗派創始人的建築,在日本的寺廟裡稱:開山堂、祖師堂、大師堂或御影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