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DIY露營車花東10日遊-6A 台東都蘭-月光小棧-加路蘭-小野柳 (2015/03/12–21)

03/17晨,離開這間茅草屋時,不忘留個紙條,感謝富有愛心的老闆。
站在電影《月光下,我記得》誕生的絕美所在,本以為隨著春日的綠影波光,來到一個凝聚東海岸靈秀的都蘭月光小棧,可以看一看海岸女妖恣意凝煉的生命之舞,無奈只見雲霧送來的一份飄渺和幾聲狗吠
《女妖藝廊&月光咖啡》
開放時間:展覽廳 10:3017:30
穿過被樹包圍的階梯,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兩層樓的鋼骨結構屋和隱蔽在花叢裡的木造彩繪屋。
月光小棧過去是都蘭林場的空間,最近幾年因山坡地開發造成許多災害,林場逐漸轉型成造林與觀光,月光小棧就是其中之一,是許多電影取景之處。

面對著清新彩繪的木造建築物與女妖藝廊&月光咖啡,只能幻想著好天氣時,除了遠眺太平洋左岸的湛藍,月光下伴隨婆娑樹影的咖啡香,這屋裡應該有一股創作、文化的滋味等著我們去品嘗。


                                                                           
遇見養豬場

離開月光小棧往都蘭國中方向走,在一片苦楝樹下圈著幾百隻大大小小的山豬,當然引發我們的興趣,碰巧飼主大哥騎車迎面而來,還熱心的講解著關於他那大窩寶貝豬的故事,其中專業部分,諸如:每天果皮與飼料的比例要多少↑癌不會瀉肚子、苦楝樹可以治皮膚病,皮癢的豬磨蹭著樹幹後就不會有皮膚病(我上網Google的結果,還真有防止皮膚凍裂、治皮膚病的功效。)





旅程中的一段可愛小插曲,看著牠們在追逐,在尋求母愛的溫暖,跟人類無異。(瞧!這隻小豬仔硬是要疊上去的模樣,真是純真可愛。↓)


                                                                                                 

在都蘭國小附近社區發現一個很特別的解說牌,標題是 pa ka lu ngay 巴卡路耐
原來pakalungay巴卡路耐是對十五、六歲青少年的稱呼。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之一「男人階層與會所制度」,一般來說族人會將部落的男子依照年齡和經驗分成三組,每5年晉級一次,而每一個階層都有自己專責的事物

  
充滿原住民氣息的可愛小店面
老人暨青少年會所
關於「文化重建」、「族群認同與凝聚力」、「部落與外力的融合」、「當代思潮對於都蘭阿美青年的生命經驗」等等活動,會在此舉行。除此,每年台東都蘭部落的豐年祭也都在這裡舉辦。

                                                                           
11151.5K富山村-海水藍民宿
左側是蔚藍海岸加椰林,右側是阿美所謂的「那房子有點像妳家」,於是她停車,我們下車,然後看到一位在滿地咸豐草叢裡拔草的男士鄭先生,未來海水藍民宿營業後的老闆,路人於是靜靜的聆聽一個男人講他退休後的故事(我們真的很悠


海水藍民宿隔壁也是民宿,這裡賣的是一份寧靜與一片海藍藍。

                                                                                               
11156K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一個很美的地名,記憶裡不曾有過,從今以後會是印象深刻的名字。
這裡以前是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時的廢棄土置場,經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整理後,目前已成為遊憩區,加上每年舉辦的手創市集受到熱烈迴響,現在的加路蘭遊憩區已經成為自然與藝術氣息兼備的海岸。
加路蘭,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語稱為「kararuan」,意指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
藝術家「拉飛‧韶瑪/阿美族」這件作品《Karuruan大地的洗禮》就是以洗頭的「黑髮溪」的地景歷史故事為創作的靈感。以漂流木組構成一個長髮頭像,除了呼應加路蘭古地名中「髮絲柔亮飄逸」的意象,同時也藉由髮絲飛揚的線條,強調著名的「加路蘭風」。↓
《家》作者「伊命‧瑪法琉/卑南族」↓
三面以漂流木結構的牆,就像相機鏡頭一樣,讓漫遊到此的遊客,框出看見東海岸最美的視野。造型概念來自原住民對漂流木和家屋關係的認知。加路蘭因為終年風勢強勁,不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卻是族人撿拾潮間帶生物和漂流木柴薪的絕佳「獵場」。因此以一段段漂流木構成三面牆,象徵過去原住民生活中以三塊大石頭組成的灶,灶裡的柴火永不熄滅,家,就生生不息──在這三面既能遮風蔽陽,但又能視野通透的牆之中。我以為創作者想傳達的「家」,不只在築起的牆之內,更是這牆連結的觀者之心和整個世界。
《日昇之舞》作者「陳正瑞/噶瑪蘭族」↓
東海岸是台灣最靠近曙光和月昇的地方,迎著海上升起的旭日朝陽,或者墨藍夜間海平線上銀波粼粼的月光大道,再再讓人們驚嘆感動,情不自禁想要隨著朝陽月昇中的波光起舞,就像過去千百年來生活在這海線上的海洋民族,歡欣的活動於潮間帶,採集三餐所需的蛋白質。
這是一組向海洋、潮汐、朝陽和月昇致敬的一系列作品。


這件由木料、鋼筋、鐵絲等素材所組成,像花一樣開在小高坡上的作品,線條美極了,是我相當喜歡的,忘了去看作者以及名稱,真是遺憾。


藝術創作者需要一個展現作品的空間,需要獲得肯定、讚美和掌聲以延續創作的動力與生命,而加路蘭提供了一個窗口給創作者,也嘉惠了旅者一個可以神遊土地的漂流木藝術裝置的地方,讓我們透過藝術家的巧手,看見東海岸最純粹的自然之美,也看見生長在這山海之間的原住民,如何安身立命在這蒼茫天地之間的智慧。
這裡草地柔軟,造型有趣的大型露天漂流木作品在草地上各據一方,樸拙原始的風格,為海岸增添不少趣味,充滿藝術氣息,是個令人難忘的遊憩區。

《我的好朋友》作者「林忠洲」↓
以鐵道枕木完成於2005年的這件作品,想表達的是一份真誠的祝福心,希望過路的旅者,有一個愉快的旅程。

只要你喜歡這遼闊的山海之美,巨大白雲自山海間緩緩流動,可以選個喜歡的位置,找一張長木椅安靜倚坐,感受加路蘭海岸的魅力。




除了巨型漂流木、山海自然景觀外還有街頭藝人「高澤正」老師所擅長的次中音薩克斯風表演,音樂隨著海風飄送,流動在整個空間,我經過時忍不住給了一張最小面額的打賞金,高老師要我選一張自錄的CD片。

離開前還是被草地上的「穗花木藍」給牽絆了幾分鐘

                                                                                                
11159K小野柳遊客中心
停車場上的船隻,如果是個餐廳或咖啡廳或藝品店,會是怎麼個景象?
對面馬路的「小野柳美食大道」也很吸引人。


走在一條條造型各異的木板步道上,舒服極了,第一個目標是「小野柳遊客中心」。

小野柳遊客中心有著三角形的斜屋頂,是一棟融合英國典雅氣質的建築。因為美,所以從各個不同角度拍了不少張。


遊客中心內的地質展示館,以生動的地質模型、岩石標本等,介紹小野柳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海岸山脈形成與演進的過程。參觀小野柳前,是應該先在此做初步的瞭解,再去小野柳作實際的印證。
  




沿著指標往「海岸奇岩區」前行不久,目光跟著一群紅嘴黑鵯的跳躍移動著。


小野柳是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最南端的景點,由於海岸礁岩所呈現的景觀和北海岸的野柳相似,都擁有豐富的地質特色,因此在地質學上頗具研究價值,亦可發揮個人聯想力,讓入目眼簾的奇岩怪石有更具深層的故事。
單面山:沉積岩形成中,沉積物沿水平方向向上堆積,形成類似千層蛋糕的層理。當地殼變動時,水平岩層傾斜,就形成單面山地形。
這裡布滿各種景象綺麗的奇岩怪石,如單斜脊、蜂窩岩、龜陣岩、豆腐岩、蕈狀岩等等,宛如一座天然雕刻公園。若說它是上天精心的傑作,確實不假。
蕈狀岩↓

豆腐岩:岩石受大地應力作用而破裂,形成多組節理面,岩層被兩組接近垂直的節理面截切,又受海水的侵蝕而形成豆腐外形的岩塊。
細膩潔淨的岩層令人忍不住用手輕輕地撫摸,感受它歷經歲月沖刷所遺留的溫度。找一片喜歡的岩石,好好的坐下來,欣賞太平洋的海浪翻飛跳動,自己似乎也融入這美好的海天一色,成為大自然的一件藝術品。



蕈狀岩
蕈狀岩:當海岸上升或海水面下降,原來在海中的珊瑚礁就會露出水面覆蓋在沉積岩層上,因差異侵蝕形成蕈狀岩。














珊瑚礁岩:係由各種珊瑚骨骼和其他生物的硬殼部分所構成的礁石。↓






看來這裡也是釣客的最愛


規劃良好的露營區


發現了棋盤腳的果實,於是開始捕捉她的美色。

謝幕後的大合照


兩株花色不同的九重葛,有著較勁的味道。

                                                                                                  
午餐,當然回到歐式建築與特色餐廳,看起來應該2014年才啟用的「美食大道」我們決定先品嘗牛肉麵,再把披薩當飯後甜點。今天非假日,其實營業的店不多,但這兩家確實是挑動了味蕾,讓人回味無窮,店面雅致乾淨有品味,用餐後都還有點捨不得離開。










桌上擺著一疊疊小菜,是大陸北京團預定的。
真是優質美饌!


爽口的瑪格麗特(羅勒 起司)


又遇見幸福,新人很大方,除了祝福外,當然也要順便拍一張囉!03/17美麗的上午,也在這美麗的邂逅裡,畫下最美的休止符。(旅行,不只是旅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