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2019.10.26-4 古寧頭戰史館&金門北山古洋樓&慈湖三角堡

西元1949.10.24古寧頭大戰或金門保衛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一場戰役,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後全軍覆沒。國君直接參與的大約1萬人,2437人陣亡失蹤,3700人受傷;共軍5175人陣亡,3873人被俘。

此役是國軍在內戰後期退敗過程中的第一場勝仗,這一仗使台灣局勢暫時穩定,也讓國人重拾了信心。
13分鐘的「古寧頭大戰」影片,還原了戰爭的慘烈以及物資匱乏下甚至得收繳當地民房的門板等木購物來建設防禦工事。
戰爭結束後,也開始了國共雙方的長期對峙,直到1979年雙方砲擊停止後,金門軍才在古寧頭興建戰史館。
觀仿古城堡式的戰史館,兩旁擺置著當年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M5A1戰車,室內陳列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指揮官照片、12幅戰情大型油畫展示…等等,為近代重大歷史的戰役紀錄下當時的場景。






戰史館後面海灘上4道屏障,軌條砦(反登陸樁)密密麻麻的蜿蜒著。昨日的軍事設施,今日的特殊地景,讓人對戰爭與和平有了更深層得體認。






                                                                                        
金寧鄉北山村 - 北山古洋樓(共軍指揮所)
北山古洋樓創建人李金魚在菲律賓經營貿易有成,於民國17年返鄉建造這棟雙層大洋樓,洋樓位於路口要衝,正當北海岸進入北山聚落的入口,後方可與海岸相呼應,這裡不僅地勢高,視線良好,是很好的制高點,古寧頭戰役時,一度遭共軍佔領淪為指揮所,後來在激烈槍戰和砲轟下,國軍奮勇退敵才收回,因此也稱「北山共軍指揮所」。


如今洋樓遺址可見傾頹屋頂、破敗的石條屋基與紅磚砌牆,密密麻麻的彈孔,殘破的外觀訴說著古寧頭大戰、823砲戰加上「單打雙不打」等數不清的戰火所留下的歷史傷痕。是一棟最能代表金門過去長期飽受無情戰火摧殘的建築物。



                                                                                                 
慈湖三角堡  守護島嶼的英雄
這個守護島嶼的英雄位於金寧鄉慈湖西側,碉堡四周挖掘了類似護城河的壕溝,周邊部分海灘圍了鐵絲網的是地雷區,防止敵人越雷池一步。
三角堡三個端點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有樓梯可上堡頂,堡上亦設哨站。

隨著兩岸情勢的轉變,三角堡因而空置,轉而成為追求和平與保育鳥類生態的文化地景。不遠處的慈湖與慈堤,配合沙灘上的反登陸樁(軌條砦)與金色沙灘,是賞夕照的絕佳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