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2011.07.01-04.蘭嶼4日遊-2


大天池:
位於台東縣蘭嶼鄉紅頭村大森山上「海拔483公尺」,是火山岩漿噴出的火山口,因雨水沖積形成的湖泊,湖中許多枯木屹立,形成特殊原始景觀。
驅車到大天池的入口,在垃圾掩埋場的對面,站在入口處的棧道前,看著木梯一塊一塊,攀上看不到的盡頭,1500階以上,(對我還處於踏併步的情況下等於3000),是個極大的挑戰。

從木棧道回望,可以看到小蘭嶼與青青草原。

木棧道的盡頭是紅土地質的泥巴路。(我請湯小小領隊不必照顧我,我會量力而為,不會讓自己再受傷,小小叮嚀我記得拔下登山杖底部的圓墊,才能插入泥土中好使力,話畢,轉眼間所有團員全消失在視線中


行前上網搜尋,知道此路難行,幾天前的雨水讓路更是泥濘,於是我戴上工作用棉手套,取出布條將側背包綁在腰際,開始一個人的登山活動。一個人登山並不孤寂,因為無暇心有旁騖。

一路濕黏的泥巴路讓前進速度緩慢,尤其遇到陡坡還得更小心翼翼的踏穩每個腳步。最困難的一段,是在路程的一半處必須下切溪谷,再攀上近乎垂直的陡壁,旁邊僅有裸露的樹根及克難的拉繩協助完成這高難度的攀岩。以下攀岩照片由領隊提供


比比看誰的鞋比較髒?!


林中無風而悶熱,衣服溼了又乾,乾了又溼,鞋子幾度陷入泥淖,拔起時沉重不已,得在樹根刮除泥巴後再前進,真的是一步一腳印。他們有想嚮導帶路,我則憑著前人的足跡邁進,在一股強勁的念力與意志力支持下,抵達天池時已1145分。〈910分出發〉

回程時還是得重走一次這個接近「凹」字形的挑戰,沒有捷徑,別無選擇。
原來他們被一團親子團卡在攀岩段,所以只不過早我十幾分鐘到,難怪各個顯得疲累不堪,沒人發現我也完成一半的任務
只好自己開口說:給個愛的鼓勵吧!語畢,出現許多驚訝的表情不說,還問我是怎麼來的,為何褲管比他們還乾淨。小小說:我不禁要懷疑妳是真的腳傷?骨折?



是這一池風景讓我汗流浹背濕透衣衫?
人多嘈雜的湖畔,添了一分七月蘭嶼的酷熱煩躁。
湖水滿滿,無法隨意攀坐湖邊枯樹上享受著大自然豐碩的饗宴….

於是隨興拍了幾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後,喝完100C.C.的水〈共200 C.C〉,將背包委託恩佑〈上山容易,下山難。,並請他照顧宥帆的安全,為了不耽誤大家的行程,我選擇先下山〈1155〉,午餐一口也吃不下。


走這樣的路,對於平常不運動的短腿族是極嚴苛的考驗。由於俐落的下山,途中實在渴得撐不下去了,碰到那親子團的團長時,只好開口要了水喝,走了近四個半小時的路,我僅喝了約250C.C.的水,與駱駝無異!
抵達木棧道觀景台時,只有沒上山的翠儀在,原來我是第一名,當恩佑他們幾個年輕人出現時,問的是:「老師!您外掛啊!我們一路都沒看到您!太厲害了。」是啊!一個被領隊要求不要上山的人,可以獨自完成一趟艱辛的行程,是該給自己喝采的。

網路上對「雯雯機車行」的芋頭剉冰讚不絕口,焉能錯過哪!第一碗是午餐,第二碗叫點心,滿足之後回黑妞民宿作全身清潔工作。


這對賢伉儷很認真的在洗鞋

沖個涼,小睡片刻,避開毒辣的太陽,傍晚的行程是優閒的坐在青青草原賞落日美景。
這是民宿主人黑妞先生〈廖明德〉

龍頭岩


530左右抵青青草原,沿著步道的左邊先欣賞面海的達悟族勇士與飛魚的雕像。


草原遼闊,有著走在台北陽明山擎天崗的錯覺,風吹著,青草擺動著,草香夾帶著淡淡的羊屎味溢散著


選擇最靠近崖邊,視野最好的草地上一個小石頭坐下,望向遠方恆春方向的海平面,等待夕陽,等待著那美麗的一瞬間。
不一會兒,石頭輕輕搖動著,很鎮定的問恩佑,是不是地震?他的答案是。我很意外沒慌張的尖叫也沒往海裡跳。


視線無任何阻礙,與登玉山看日出時一樣的震撼,一樣的無以言喻

當金色陽光灑滿海面時,輕輕閉上眼睛,享受那無限美好的片刻,在這遼闊的青青草原,張開眼睛時,可以感覺到,風在微笑,草原跟我一樣在伸懶腰




因為貪婪美色,所以最後離開,也因此在步道無意間的回眸時,欣賞到大師的傑作於無邊無際的西方天空。

copy一份給你,送你每一分鐘的讚嘆與感動。
如果說落日令人目不轉睛,那瀟灑不羈的雲彩豈不是更富遐想空間?

大師短短的6分鐘彩繪,將進入你我心中千萬個6分鐘










享受「無餓不坐」的套餐,劃下今日完美的句點。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2011.07.01-04.蘭嶼4日遊-1

印象中的蘭嶼只有:穿丁字褲的達悟族勇士,划著美麗圖謄的拼板舟出海捕飛魚、台電的核廢料

在幾個台灣的離島裡,其實尚未動心起念想認識她。420日左右,女兒獲知翠伶在籌畫著家族式的蘭嶼之旅,興致勃勃的邀我陪她走一次,當時距216日的右膝骨折才滿2個月,我思索了兩天後答應了,mail跟翠伶報名且要了行程。當下她應該很為難,不知如何開口拒絕,所以將我的狀況告訴了湯谷明領隊,領隊要我考慮,因為拄著拐杖上山下海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想呆在民宿或海邊的涼台發呆。
我回覆翠伶如下:謝謝貼心的考量,如果那是個適合發呆的地方,我會自備一本書去享受,不必考慮是否浪費團費,也無須顧慮是否丟下我一人。
目標是復原的動力之一,也是一帖心藥,我不會做三度殘害自己的傻事。有需要告知湯領隊時就麻煩妳,我只會帶登山杖去。
先射箭後畫靶」是蘭嶼之旅是冒險的決定,是一次不敢憧憬的旅行。
直到決定從宜蘭羅東坐火車去台東搭飛機時,才發現,時間配合不上,得前一天夜宿台東,自強號直達車4小時,挺遙遠的。
台東航空站


19人座小飛機太可愛了,宛如加上翅膀的貨櫃屋。〈航程25分鐘,途中會先清楚的看到「綠島」。

一管冷氣直接從上頭噴下,另一管則從座椅下方湧出,整個機艙裡煙霧迷漫,有著騰雲架霧的夢幻錯覺。

能與機長合照的機會有幾何?把握當下最實在。

蘭嶼的海與天,藍的不像話,卻很像畫。


饅頭岩↑〈饅頭岩的背面像極御飯團〉↓



擁有「絕對路權」的豬與羊,在蘭嶼公路、山坡、海灘、岩石上,處處可見,因此,公路的某個角落,常會突然出現某種驚喜。
開元港↓
牠與雕像何異?
耳洞↓

鱷魚岩↓
搶灘成功的「坦克岩」↓





相看兩不厭的「雙獅岩」↓

軍艦岩↓



每間手工藝品店的外型都別具一格,連老闆都很有特色。

《帶你玩蘭嶼》這本書的作者湯谷明小姐,正是我們的領隊,由她帶著玩,肯定深入又精彩且環保。↓


午後的「東清灣」是當地孩童的快樂天堂。輕輕擺動的拼板舟,似乎在告訴遊客,你正踏在蘭嶼的土地上。

201171日是「蘭嶼氣象站」的70大壽,糕餅飲料擺滿桌,我們來得可正是時候。白色的建築依偎著湛藍海水,海拔324m,是蘭嶼最高觀景台,有著360度的絕佳視野。↓


山丘不高卻陡,九彎十八拐的,不利於摩托車行駛,徒步上山後是一身汗,還好有如茵的草坪與石桌石椅減緩燥熱,湯小小領隊興致大發,請孩子們在草地上跳躍,滿足我們的視覺享受….



小圓斑球背象鼻蟲↓


晚餐在「人魚和貓」,是合菜,當然是使用自備的「碗筷」。我們領隊的環保概念是無人能出其右的,是值得讚許的,她愛蘭嶼這塊土地的心,也許比蘭嶼人更蘭嶼。〈這裡只有掩埋場,她希望我們將塑膠類帶回台灣。〉





〈蘭嶼光澤蝸牛〉在微弱的燈光下效果不彰↑
夜間觀察:1.星空 2.植物 3.蘭嶼角梟 4.潮間帶的海蛇、蟹類

〈職業道德無與倫比的黑妞先生,硬要找齊他所拍攝的圖鑑上所有的物種,方肯下課,時間在黑夜浪花拍岸的節奏聲裡一分一秒慢慢流逝,劃下抱歉休止符時已是十點半,這才第一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