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草海桐 〈 花樣10-9 〉

在台灣各地岩石及珊瑚礁隆起的海岸以及島嶼都可見到草海桐,因為海邊環境最適合草海桐生長,它具有防風、定沙的作用。
莖粗大,光滑無毛,花序聚繖狀,生於葉腋。花冠5裂,基部筒狀,為左右對稱,花型極為特殊,雌蕊花柱明顯而彎曲,是不整齊花中的一種典型「半花」。巧的是每片裂瓣邊緣都滾了一圈做工精緻的蕾絲。
葉互生、肉質肥厚,叢集於枝條頂端,長倒卵形,果實成熟後由綠轉為白色,約花生米大小,被增大的宿萼所包裹且多汁。

再仔細瞧瞧,每株花朵大小、花瓣顏色還不盡然相同。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橡膠紫茉莉 〈 花樣16-5 〉

從小植株栽種她,不知其名,三年後吾家小弟見她已開枝散葉,成長神速,砍了粗壯約3m高的一根金絲竹讓她攀爬,還真的枝葉繁茂,直到20136月,無意間在一本觀賞植物圖鑑上看到「橡膠紫茉莉」就是她,唯恐忘記芳名,特地在竹節上用奇異筆註記,讓有興趣的親朋好友不必再詢問。但712日的蘇力颱風,吹倒了竹架,只好忍痛鋸掉上半截,重新賦予鐵架一個,目前依然是繁花滿樹,美的很。


追根究柢她的身分,原來是外來種,產於馬達加斯加島,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有極淡的花香,叫紫茉莉還過得去,會冠上「橡膠」二字本不解,直到去修剪她時總要閃開那汨汨而下的白色乳汁才會意過來,據載那是一種橡膠原料,這應該就是「橡膠紫茉莉」與「橡膠藤」名字的由來。


粉嫩的紫紅色筒狀花朵開在莖頂,屬於夾竹桃科的熱帶性常綠藤本,葉片對生,光澤而亮麗,葉片與枝條如果有傷口,會流下如橡膠般的白色汁液,具有刺激性,進行修剪整理時必須戴手套,並且注意眼睛的防護。喜好充足的日照,如果是盆栽必須適足的補充水分才能開花良好,因為缺水時花苞容易掉落。冬季生長較慢,高溫期生長較快,也因為植株具毒性,幾乎無蟲害。其枝條具有平伸延展性,種在庭院內可能要適度修剪控制長度,如果種在陽台可以運用這個特性,讓枝條伸展到陽台外側,藉此美化陽台立面。



因蔓性枝條柔軟的特性,也滿適合種在花廊、花架,讓她攀爬成棚蔭。種植多年後會有木質化的莖幹,如果修剪為傘狀的獨立植株也應該是不錯的。














橡膠紫茉莉,學名:Cryptostegia grandiflora R. Br.
英文名:Rubber vinePurple allamanda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馬齒莧 & 松葉牡丹 〈花樣10-8 〉

她,全身充滿汁液,陽光越強花開得越燦爛,凋零於傍晚時分。本土的馬齒莧圓葉、小黃花,豬愛吃且長得好,因此有「豬母奶」之鄉土名稱;人亦可食,最有名的應該是相傳苦守寒窯18年的王寶釧,以她為主食。我們這兒的「甕缸雞」還給她一個「寶川菜」的封號,將她納入健康菜之一。

目前的馬齒莧已發展出花色繁多的園藝品種,並出現親緣接近的「松葉牡丹」,花大形似牡丹而葉子卻細小,比例上宛如松針。如此大大提升了她的位階。嚴格說來,馬路邊、安全島或庭園的景觀布置上,她也的確是扮演著稱職的「小兵立大功」角色,相當的討喜,尤其是炎炎夏日,當許多草本植物因缺水而垂頭喪氣之時,她依然迎著陽光,依然精神的很,擺明了此時我最美,舞台是我的,你能忽視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