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是目前伊斯坦堡最大的宗教團體。其中,遜尼派是人口最多的教派。
伊斯坦堡有450座清真寺。伊斯蘭教的諺語說「《古蘭經》誕生在麥加,讀者在埃及,珍藏在伊斯坦堡。」
行程中的第一個景點就是參觀清真寺,無論是哪裡的清真寺皆為宗教設施,因此參觀時必須要遵守伊斯蘭的禮儀。不管天氣多炎熱,拜訪清真寺都要避免穿著短褲、無袖上衣或裸露的衣服;女性只能露出臉和手,頭髮不可外露,所以都要包頭巾、穿長袖、長裙或長袍;此外,進清真寺前要脫鞋。
因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以及托普卡比皇宮,這兩個伊斯坦堡內主要的文化古蹟都在維修中,所以改參觀蘇萊曼清真寺。
08:35就抵達蘇萊曼清真寺,是第一個參觀團體。
那幾根清真寺特有尖塔建築叫阿拉伯光塔、叫拜塔、宣禮塔…。
蘇萊曼清真寺聳立在金角灣西岸,為伊斯坦堡最美的清真寺之一,位於陡峭的坡地上,可以俯視金角灣景色。
蘇萊曼清真寺興建於1550年至1557年,被譽為是鄂圖曼帝國建築大師希南生平最傑出的作品。希南自1538年被蘇萊曼大帝任命為宮廷建築總監,在他接近半個世紀的建築生涯裡,在伊斯蘭建築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一踏進寺內,令我眼睛一亮的是那橙紅色的土耳其地氈,因為清真寺內鮮有用上那麼豔麗顏色的地氈,據說地氈已用了超過400年,上品的土耳其地氈是愈用愈美的,編織密度非常高,踩在上面極其舒服,上面還繡着代表回教的長生樹,感覺即時溫暖起來,就算隔着襪子也感到軟綿綿的。
寺內基座是個八邊形,每個大角落都有個半圓拱,8個圓拱在空中再與54米高的大圓頂結合,營造出宇宙穹蒼的感覺,加上寺內只用4條大理石柱作支撐,使寺內一目了然,視覺效果通透無阻,成功的把眾人的眼睛引導到那代表天堂的圓形穹頂。
螺旋形狀的燈泡把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頂上的大圓頂。
清真寺的窗戶使用130種不同顏色的玻璃,拼成絕妙的書法,讓光線透過羅盤牆射入,光線顏色非常豐富,再配以超過數不清的小燈,使得寺內的光線出奇的和諧,光而不亮,柔和絢麗。
仰望著圓形大穹頂,恍如來到了天堂的境界,清真寺內每個人都被這種氣氛感染,所有人都屏息呼吸,就算交談,也只會竊竊私語,深恐破壞了此刻神聖的氛圍。
唯一必須包頭巾、脫鞋子的一次機會,當然得在希南大師的大作裡來個大合照。
希南大師對顏色的調配、線條的掌握、空間的運用能力令人敬佩。
大師的出現,為伊斯蘭建築帶來徹底的轉變。他把羅馬建築、波斯特色和阿拉伯風格融為一體,形成了土耳其伊斯蘭的獨有風格,影響可謂深遠啊!
蘇萊曼清真寺內,會見到大理石柱升起的視覺效果,全因下半部的大理石柱及拱券造成。
一個又一個象徵回教信仰中完美穹蒼的大圓頂飄浮在空中,佔據了伊斯坦堡的天際線。
蘇萊曼清真寺以斑岩及花崗岩砌成四四方方的扎實基座,4個角落分別佇立了尖削的宣禮塔。內院一條條大理石柱打造出無數緊接相連的拱券,把清真寺層層升起,營造出上重下輕的飄浮感,氣勢非凡。
清真寺的內院由四座叫拜樓環繞,其中朝向清真寺的兩座比較高(81m)。
蘇萊曼清真寺被看作是鄂圖曼建築頂峰初期的代表作。對我們這們這些非教徒而言,是一座宏偉的藝術建築。土耳其之旅的精彩就從蘇萊曼清真寺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