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2018.05.01-4 伊斯坦堡 - 聖索菲亞大教堂 (土耳其11日)

在德皇威廉噴泉集合後轉往不遠處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在陽光普照,有大噴水池,還有幾棵盛開的八重櫻的大庭園自由活動30分鐘。(導遊去買門票)





跟團總是來去匆匆,眼睛、耳朵、四肢都忙。能以悠閒的心欣賞一座偉大教堂的外觀,誠屬難得。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斯坦堡最為標誌性的建築之一,有近1500年的漫長歷史,其穹頂直徑達31公尺(102英尺),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在數世紀內為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後來被改建為清真寺,現今為博物館。




其歷史更迭為:東正教教堂(5371204)、羅馬天主教教堂(12041261)、東正教教堂(12611453)、帝國清真寺(14531931)、博物館(1935年至今)。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一個世界遺產,從風格到造型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建築,參觀之後你會有一個認同是,不論就藝術或技術面,都是一個傑作。

洗禮儀式所用的噴泉。 ↑ ↓
1210左右,一人一個語音導覽器,驗票後終於可以進入教堂。
每次看到外國人閒坐戶外曬太陽,一杯飲料,聊天或閱讀或發呆,總是羨慕不已。
遇上「紫荊花」,一種貼著樹幹或枝條開花的豆科植物。


索菲亞大教堂不僅外型特別,裡頭的氛圍也很不一樣。它並非只是一般的古老建築,世界上幾個偉大的帝國人民都曾經在此膜拜。

仰望天花,許多斑駁,1985年,聖索菲亞大教堂所在的伊斯坦堡文化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開始修復,看來仍有許多未竟工程,大廳的左側仍架著鷹架。從公元532年動工,537年完工,也不過幾年時間就完成這偉大建築,修復卻是一條遙遙之路。



左側的鷹架仍在

天花盡展伊斯蘭書法。




鄂圖曼帝國的軍隊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之後,並沒有破壞它,只是用淡淡的石膏蓋住耶穌及象徵基督教的圖案,到現在都還保持得很好。後來又逐漸加上了一些伊斯蘭建築,如外面的4座叫拜樓。裡面一邊是基督教文化,一邊是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字,是兩個宗教的融合,相當特別。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築最佳的現存範例,其鑲嵌畫、大理石柱子及裝飾等內景布置極具藝術價值。
教堂內一共使用了107根柱子,柱頭大多採用華麗的科林斯柱式,柱身上還增加了「金屬環扣」防止開裂。大教堂最大的圓柱高1920公尺,直徑約1.5公尺,以花崗岩所製。





成為博物館之後的聖索菲亞教堂被改名為「阿亞索菲拉博物館」,實際上該博物館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築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鑲嵌畫藝術品。









要登上上層,有一段被踩得極其光滑的迴旋式石板路還不是很好走,但,更上一層樓是值得的。雖然對建築外行,也非教徒,但,置身在如此宏偉的藝術建築裡,就有穿越時空的美妙感覺。真佩服千年前的建築師與藝術家,在機具匱乏的年代,能完成如此鉅作,尤其在方形裡建圓形穹頂,那力學的計算能力,讚嘆啊!
上層迴廊被設置成馬蹄形,環繞著教堂正廳,迄至後殿終止。上層迴廊一般是供皇后及其宮廷人員使用的,那裡保存著多幅鑲嵌壁畫。

1300離開聖索菲亞教堂,走往「托卡比皇宮」的方向,又是一個只有遠觀,過門不入的景點,再度遺憾。


托普卡比皇宮博物館前廣場亞赫邁特泉水亭 (Ahmet Çeşmesi),充滿鄂圖曼樣式華麗裝飾之建築。





入口大門稱作皇帝門(Imperial Gate),是最外圍的第一道城門,皇宮圍在城牆內形成城堡中之堡。


再回眸聖索菲亞大教堂,再看一眼無緣的托普卡比皇宮與亞赫邁特泉水亭,午餐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