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2017.11.10-湖北恩施 – 土司城 (滇川鄂山光水影15日)

「恩施土司城」屬於古跡與建築類園林景觀民俗風景區,為土家族地區仿古土司莊園建築群。是一座規模與工程擘巨、景觀靚麗的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再現了巴楚建築的工藝神韻,向遊人講訴土家土司的傳奇人生,演繹土家、苗寨古老純樸的民俗風情,也是土家苗寨風情博物館。
走進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聳的是局部整修中的土司城門樓。土司城門樓也稱土司朝門或看樓,是顯示土司威儀和功德的紀念性建築,極其注重外觀的莊重華麗。門樓,高25m,寬12m,是一棟純粹榫卯結構的木樓。高大壯觀、結構精良、佈局精巧。兩邊走馬轉角樓梯可盤旋至頂,層層相通相連。有趣的是,整座門樓還隱含著許多奇巧而又寓意雙關的數字,如門樓高4(四季)12根柱(12個月)24根梁(24節氣)
門樓前面左右還有兩座神人牽著龍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傳遞出土家人較為普遍的「望子成龍」心理

土司城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等12個景區30多個景點。
「虎紐錞於」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的一種軍用樂器,在錞於以上以虎為紐,故名虎紐錞於。它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徵,盛行於戰國和秦漢時期,一般為單紐。此雙虎錞於原件1974年出土於建始縣,屬於罕見的珍貴文物。

「侗族風雨橋」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風雨橋又稱花橋,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
這裡的仿古風雨橋,兩座橋亭聳立於橋廊之上,橋身為長廊亭式建築,橋兩頭兩層樓亭突起,飛簷翹角,畫棟雕樑,造型古樸精緻美觀。橋廊兩邊專設有欄杆和長坐板,供商旅行人歇息納涼、遮蔭避雨。



沿著月亮湖前行至紫芝亭,迎賓樂立即響起。

怡情水榭是個賞景,也是藝品店。

土家族十分崇尚先祖「廩君」的祭祀廟,廩君廟為三層三進重簷廊柱式建築,坐西朝東,氣勢巍峨,雄峙山腰。



「土家(步伍掠陣)樁」這個類似梅花樁的陣型,士兵訓練並不是在樁上行走,而是穿行於木樁之間,主要是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和柔韌性。


眾人為緬懷巴務相功德,建廩君祠立像祭祀,同時也感女神熬鹽濟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於廩君之側,稱巴務相為廩君,稱女神為德濟娘娘,春秋餉祭,四時煙火不絕。


土司王的宮殿,九進堂即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宮廷,是土司權力和身份的象徵,是土司城內規模最大、形態最複雜、等級最高的,「廊院式」建築。







據說九進堂由333根柱子、333個石柱礎、330道門、90餘個窗、數千塊雕花木窗、上千根檁子、上萬根椽木組合而成,進深99.99米、寬33米,總建築面積3999平方米,是目前罕見的純榫卯相接的木結構建築。

「什用殿」,初時不明「什用」的含義,看了一旁的介紹,原來是土司斷案的地方。
白虎是土家族極為崇拜的廩君魂靈的化身,也是土家族的圖騰宗拜和土家族的族徽和標誌,所以有稱土家族為虎氏民族的。



「逸院」是土司家的後院入口,有正門與側門之分,身份尊貴的土司及家親從正門進出,丫環與奴僕須從側門進出,土司時期的等級觀念由此可見一斑。
和親納賢的西廂樓下木屋為糧倉,樓上為土司父母居室,取衣食父母之意;東廂樓下石屋則為珠寶庫,樓上為土司寵信的女人居室,金錢與女人都在一起。













前後屋檐流淌下的雨水落入天井一個方長條形的水池裡,聚財而不外流

整體建築由低向高遞進,鱗次節比,有九重九進,故稱九進堂,且九為極數,表示最多最大,象徵土司王以至尊至貴的身份而居。
土司城是一幅畫,山水相間,小景錯落。

建築佈局別具匠心,錯落有致,樓中有閣,閣上有亭,迴廊相連,於巍峨壯觀中透出富麗、玲瓏和神奇。



土司王府九進堂是一部書、一種陳設、一幅雕刻。







聽到音樂聲,表演已經開始,既然是仿古旅遊,自然會有歷史民俗表演之類的節目。我晚到,只能站在柱子邊觀賞,已無適合拍照的好位置,拍出來的品質也差。











土司城裡還有座寨子,進撈此羅叉(土家語:太陽寨)兩側茶樓酒肆林立。




寨子的最高處有座廟,供奉著戰神。








從竹園小徑拾階而上登上城牆,遠眺四周綿延在附近山陵上護衛著土司城蜿蜒的城墙,信馬由韁散步走走覺得頗有味道。




土司城牆全長2320米,寬1.2米,仿秦、明萬里長城之形,成「南方長城」之名,是土司依險而據,守險自立。雖無長城之長,卻有長城之險,城牆逶迤綿延,城牆上還設有烽火台,狼煙報警,土司兵丁扼關戌守,防護嚴密。箭孔烽台,鐘樓鼓亭,落落大觀。





自從「改土歸流」後,這些設施即成擺設,徒留後人發古之幽思、佇立於此,依稀可聆聽盛世與歷史的對話。
別緻的土家族吊腳樓、典型的仿古建築群,在這層巒疊嶂之間盡顯鄂西的獨特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