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2014.03.04 一個人逛台南府城─安平樹屋 + 德記洋行 + 朱玖瑩故居 + 老街 (我的台南輕旅行-12)

安平古堡附近還有老街、樹屋、德記洋行等可參觀的景點,沿著指標前進,如同玩學生時代童子軍課的「追蹤遊戲」一樣,心中無限憧憬,妙不可言。






買一張50元門票參觀3個景點,從樹屋進,從朱玖瑩故居出。



安平樹屋: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日據時代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的辦公室與倉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安平製鹽工業沒落,這裡也荒廢。幾棵榕樹的枝枒與氣跟卻盤根錯節,層層包覆屋頂與牆壁,形成樹中有屋,屋中有樹的景觀。

碰到一群戶外教學的小朋友,有夠熱鬧的熱鬧,歡笑聲響徹雲霄,也讓這陰涼的樹屋充滿了人氣。




2樓觀景台往下看




縱橫交錯的氣根讓牆面形成一件天然的織品


榕樹生態特展


德記洋行



德記洋行:為同志6(1867)英商所設,經營茶葉出口貿易,以及辦理保險與銀行代理。為英商所設三家商行中碩果僅存者,目前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館內不准拍照)


                                                                                                     
朱玖瑩故居:(因鹽玖定)‎

這是他90歲那年把鄭愁予的名詩〈錯誤〉抄錄下來的:「我打江南走過……」,似乎隱隱可以聽到達達的馬蹄聲,整個空間的感覺因而顯得輕盈起來。↑

作為鹽倉使用的安平樹屋,以前都由台鹽公司管理,包括附近的老宿舍,其中之一就是朱玖瑩故居。
朱玖瑩,於民國前14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出生,遷台後,擔任鹽務總局局長達17年之久,一手擘畫台灣鹽務之發展,提昇鹽工生活水準;而他的書法才華洋溢,是府城知名的書法家。退休後,隱居安平,自號「安平老人」,潛心習字,教授書法,故居門口懸有一副自撰的對聯:「敢以退休忘國是,且拚餘力作書癡」,居室自號「師掃帚齋」。

  

故居經整理後,在屋內各室懸掛朱玖瑩的書法與生活照片,例如一間小室裡,就掛了一幅巨大的「永」字,好像在示範永字八法似的。另有一幅抄的是心經,也占掉了整個牆面,氣勢懾人。

二樓的展廳是一些名家作品 ↓
本想慢慢的,載著空靈雅致的名人故居裡逐一欣賞佳作,誰知又一批嘰嘰喳喳比麻雀還吵的小朋友湧入,劃破寧靜,我落荒而逃,將空間留給噪音,遁入屋後的「樹屋咖啡」,給自己一杯午後的小確幸。↓  
                                                                                                    

安平曾是國姓爺鄭成功所屬水師駐防重鎮。當兵士操練結束後返家,便將獅面盾牌掛於門上,再將刀劍橫插在獅口,這就成了威嚴勇猛的「獅咬劍」。宵小見了,知道是官兵的住宅,便不敢入門偷竊。百姓見這「獅咬劍」圖像,氣勢懾人,能嚇阻宵小,使之卻步,便紛紛仿效,以求「劍獅」能威鎮八方,震伏百獸,護民安宅。所以劍獅其神聖使命即「獅」展神威,止煞鎮宅,以求安定民心。




站在此看著地圖,因為有遺跡導覽文字和預測遺跡,因此知道自己站的地方是舊城外,還是挺有想像趣味。
這個區塊是「安平舊聚落歷史公園」,有很多歷史資訊可以參考,尤其是熱遮蘭城的相關說連:舊時的安平古堡,又稱熱遮蘭城,關於建城的年代,專家有不同的說法,大約是在1624-1634年之間,陸續完成。歷史演變迄今歷經了荷蘭人、明鄭、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統治。



在安平聚落歷史公園轉角處發現一間貼著「歷史風貌維持更新」標籤的屋宇。



古都偶戲館:「古都布偶戲劇團」於2013年,台南市文化局辦理「安平路850巷─傳統民居藝術家進駐計畫」專案,因獲文化局肯定而誕生。

天主教聖樂倫教堂的外牆是以咾咕石壘砌的,咾咕石是珊瑚礁的化石,由海底珊瑚死亡後的骨骼堆積在一起,經過幾億年的地殼變動,海底隆起所形成的石頭。


安平小砲台,位於安平區安平路與安北路交叉口。

建於清道光20(1840),時值鴉片戰爭,台灣兵備道姚瑩為抵禦英軍所採海防措施之一,與四草砲台同為護衛府城的堅實堡壘,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砲台基座是由花崗石以丁順相交所砌成,丁石突出於壁面之外,鞏固堅厚。炮台西向,昔日面對的海防要地,現今已是一片寧靜氣象,徒留遊客一思緬懷之情。




在等待同學的同時,跟著一群年紀比我還大的長輩坐在大樹下欣賞著街頭藝人的演唱。當我放了100元在打賞箱裡,她非常有禮貌的來詢問了三次我想聽什麼歌曲,第三次,坐在我對面這位71歲的歐吉桑說:你就唱一首日文歌給她聽...,然後他也沒在聽,卻不停的談他開刀的過程,談以前捕魚的種種,談健保有多好...,我說阿伯,你真是一位愛台灣的人,國家該以你為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