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2017.03.27-28追花之旅 (南投-嘉義阿里山-台南-雲林)

2017追花路徑:
3/27:台北—南投—水里—新中橫—嘉義奮起湖
3/28:奮起湖—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台南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雲林土庫羊蹄甲大道
天未亮就從宜蘭出發上台北接一位臨時想去阿里山賞櫻的友人,嘿!才0545就抵達中和,然後直接往南投前進。0755已經在南投服務區了,此時濃霧大起,雖不至於慘到霧裡看花,卻也讓黃花風鈴木無法透亮,花容略損。
一個小巧可愛,如吊床的鳥巢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要是那小小而鳥兒,天天望著一樹繁花的花開花落,何等快意!

服務區出口處的加油站旁有一排洋紅風鈴木,花苞超過五成。今年平地的花期似乎晚了,往年在三月初已經是風鈴木的盛花期了。
花容豔麗的洋紅風鈴木,為紫葳科風鈴木屬落葉植物,別稱「巴拉圭風鈴木、紅花風鈴木、紅花伊蓓樹等等。」

她原產於熱帶美洲,分布於墨西哥、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等國,台灣於西元1967 年引進栽植。因為花色美、花開又茂盛,常被栽成庭園觀賞樹與公路行道樹。當粉紅風暴來襲,洋紅風鈴木盛開時的場景、美爆的程度是會壓過櫻花風采的。

  
集集攔河堰是臺灣目前最大的攔河堰,也是取水量最大的水庫。啟用於2001年,為一座攔截濁水溪的大水壩,上游是湖泊淹沒區,澄水資源館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簾,每次回水里總會到此小歇。


因為同行的友人沒到過集集,所以特地拐進集集火車站,已經,0840了,除了我們三人,沒有其他遊客,寧靜的令人訝異。
集集火車站啟用於1922114日。為臺灣鐵路管理局集集線的鐵路車站,不僅是集集鎮民的對外門戶,也是全線最多人造訪的車站,為南投縣著名觀光旅遊勝地,設有集集鐵路文物博覽館。目前為簡易站,行駛車輛為DR1000型柴油客車(冷氣柴客)的區間車。
外來種的小葉欖仁,塔型樹冠層次分明,有如人工修剪而成且葉細小而柔軟,樹形極為優美雅致,剛抽新芽的此時最美、透光下的最迷人。

小葉欖仁的果實
每次回水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肉圓,對夫家人而言,也許是尋一份記憶與家鄉的味道吧!
被中華郵政納入2017年月曆「台灣橋樑之美」名錄的水里水雲橋,為橫跨南投縣水里溪之景觀橋,橋與藍天白雲倒映水之意境取名。完工於2005年,橋長約96公尺,主橋寬3公尺,為南投縣第一座採用太陽能夜間照明橋梁。白色風帆造型搭上紅色鋼骨結構、藍天白雲和溪水構成美麗的圖案。

站在風帆下,春風拂面,有著一股想飛的衝動。





橋下是水里親水公園,隨風輕舞的黃花風鈴木環繞著公園綠地,顯現出一幅「氣暖春臨百媚嬌,風鈴滿樹順風飄;花開香逸群蜂至,盼望伊人過雲橋」的夢幻畫面。



在陽光下、在藍天裡,黃花風鈴木盡情放縱地展示她們的青春美麗,色澤飽滿透亮,讓我們伸頸擺頭而樂此不疲。






                                                                                              
車埕隧道前的這段路,基本上就是一幅畫。
車埕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壩頂下方,在日據時期曾經因興建大觀發電廠以及木材業而興盛一時,也是振昌興木材場所在地,為了運送發電工程所需的設備、原料及南投木材,早期的車埕,是人力台車的轉運站,在當時,車埕可是南投木材的重要集散地,人車總是絡繹不絕、熱鬧非凡,使得水里車埕一帶被稱為「小台北」,可見車埕當時的繁華盛況。

日據時代為了輸出埔里糖廠所產的蔗糖,於1916年開設埔里至車埕的輕便車鐵道,後來為因應大觀發電廠的興建,便拓寬車埕至二水間的七分車鐵道匯入西部幹線,1922年完工,成為今日的集集鐵路支線,工程技師、建築工人再加上輕便車的客貨運,為車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由於車埕的地勢平坦、腹地廣大,當時由埔里運出的蔗糖皆在車埕裝車轉運,常有上百台的輕便車停放於此,於是有人以閩南話稱之為車場,因此這裡就叫做車埕;直到1937年電廠完工,工程人員撤離讓車埕這個小鎮又恢復原來的平靜。



當山林資源殆盡,政府在1995年起禁止伐木後,叱吒一時的木業公司也跟著關門,車埕也漸漸落寞,繁榮不再;現在的車埕積極發展的是觀光,以木材工業、電力、鐵道為推動主軸,許多木工廠原本已成廢墟,現在身一變又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結合鐵道文化與木材工業,開發出木製生活用具及木桶型鐵路便當盒,也受到民眾的歡迎。





最近幾年,只要掃完墓,時間允許就會到車埕走走,每次都有新發現。蛻變中的車埕,感覺上越來越新,越來越沒味道,連聚落、便當和彩繪火車也是。
                                                                                                 
1150從水里進入信義,走新中橫,轉阿里山公路,目的地是奮起湖老街。

已經結果的山櫻花

1402行經海拔2478公尺的「夫妻樹」:1963年,一場森林大火將兩棵相依而立的紅檜吞噬,形成枯木挺立至今,站在曾經是大火的現場,想像一下過去紅檜林立的景象,半個世紀過去了,不離不棄的精神,典範呀!
1426經過海拔2470公尺的「石山」:被一棵盛開的櫻花給吸引,仰頭猛拍,直到脖子抗議才停止。

石山的故事:

很難想像這裡曾有火車站吧!而且是台灣海拔最高的火車站。日治時期阿里山森林鐵路主線完成後為了擴大伐木的範圍,陸續增建多條支線,形成綿密的森林鐵路網。石山火車站正是從自忠(新高口)到東埔的哆哆咖線上的加水站。隨著伐木作業終止,部分鐵道路基改為新中橫公路,木造的石山火車站站房也功成身退,走入歷史。

沿著木棧道走到可以「坐看雲起時」最佳處,欣賞對面阿里山山脈及山谷間雲海翻騰的景象,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新中橫公路,又稱新中部橫貫公路,為連接台灣的東部與西部之間一條橫貫公路,介於中橫公路和南橫公路之間,以玉山為中心,分出:嘉義—玉山、水里—玉山、玉里—玉山,由此三線構成丫字狀路網。雖然是以玉山為中心,實際的交會點卻是於沙里溪頭,歷經數次變更,最後將交會點設於東埔山埡口,如今則被稱塔塔加為新中橫公路最高點,海拔2610公尺。興建過程中,政策有六年時間游移不定,最後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下,由行政院下達放棄興建之行政命令,全線最後於1991.01.01通車,卻形成一條「沒有橫貫」的公路。
                                                                                                  
經過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附近時,見到路邊綿延3公里多的小車,以及來來往往的接駁車,原來花季時間直至44日止都是交通管制期,除了訂房在景區內,小車可進入外,其餘小車都必須停在台1888.3k之後。午後3點,入園也不夠盡興,於是先轉往青年活動中心。
羽衣甘藍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無頭甘藍、海甘藍、葉牡丹、牡丹菜、花菜,是一種蔬菜,也可植入花壇裝飾。葉色華美,遇冷更豔,是不可多得的冬季早春花壇重要的觀葉植物,可布置於花壇、岩石園,或作盆栽觀賞。
大島櫻
青年活中心花園裡有幾棵大島櫻,他是日本野櫻的品種,白色花瓣邊緣帶點粉紅,遠看與吉野櫻相似,但花朵比吉野櫻大了許多。
一葉蘭又名台灣獨蒜蘭、台灣慈姑蘭、山慈姑,只發一葉,故名一葉蘭,是台灣特有種。於阿里山、溪頭地區有相當數量的野生族群分布,也是知名的觀賞植物。花期主要為春夏兩季,入秋之後以球莖冬眠。
蒲公英又稱黃花地丁、婆婆丁,是溫帶至亞熱帶常見的一種植物。冬末春初抽花莖,頂端生一頭狀花序。花為亮黃色,由很多細花瓣組成。果實成熟之後,形似一白色絨球,成一朵圓的蒲公英傘,被風吹過會分為帶著一粒種子的小白傘。
二萬車站海拔 2000公尺,1912101日設站。為阿里山線(主線)的停靠站。因受八八風災影響,暫時停駛。
本想到青年活動中心等候記憶裡那份美好的雲海,可惜霧鎖大地,一波波的從山坳處湧起,飄過鐵軌,飄過樹林,越來越濃

有人在此寫生作畫,她們也成了我鏡頭裡的風景。

青年活動中心庭園裡這些高大的柳杉群,是民國元年阿里山火車開通時種植迄今,他們留下歷史的腳印和見證引人遐思。



                                                                                                  
2017.03.28上午430就從奮起湖老街大飯店退房準備進阿里山森林遊樂區,450左右被一條雲帶所吸引,決定在路邊等日出前的雲彩,欣賞天光雲影的變化。




山腰間,籠罩著流動的、像紗一樣的,不知是雲、是霧的淡淡的氣流,夢幻至極。

539天空開始換幕,橙色、淺紫、藍色,幾道雲朵輕輕刷過,天色漸漸明亮起來。(此時只碰過一部小車)

本以為這麼早可以停在距離園區門口200公尺處,誰知早已經一部接一部的車龍了,想必是摸黑趕早賞日出的吧!最後停在88.7k處,走了500公尺。
要不是花季的交管,還真沒機會看清楚入口處的樣貌。視野左側的「塔山奇岩」海拔2663公尺,是阿里山山脈的最高峰,相傳是鄒族善靈永居之地。塔山山頂巨大的岩峰又稱後藤岩,山岩節理層次分明,斷崖絕壁,形成嶙峋奇石,蔚為奇觀。

阿里山車站海拔  2216公尺,啟用於1981.01.11 ,起初阿里山線並沒有以「阿里山」為名的車站,而是以終點沼平作為阿里山地區的總站。

1976.11.09沼平發生火災,聚落全毀。政府選定供列車折返的地點「第四分道」,設置阿里山車站,居民配合遷村。原站房於集集大地震全毀,後重建成為如今規模。


7-11吃過御飯糰+咖啡後開始賞櫻囉!走上「森之道」也不過0645,清新的空氣,幾乎無人的步道,吸不完的芬多精,好美的阿里山!

霧社櫻:為薔薇科梅屬下的一個種,小巧細緻如霧般的小白花,真是「眾櫻皆紅我獨白,孤芳自賞不隨俗,滿株粉白似細雪,清新婉約笑春風」。


森氏杜鵑:玉山杜鵑的別名。為台灣特有種常綠灌木或喬木,原產於臺灣中央山脈、玉山山脈海拔1700-3800公尺的山區。今天止遇上一棵開花的。


阿里山花季的主角「吉野櫻」出現了,她又名東京櫻花、日本櫻花。花朵有5枚花瓣,花色在花朵剛綻放時是淡紅色,而在完全綻放時會逐漸轉白。因為是人工育種,無法自然結果繁衍,只能以插枝移植,但也保持所有吉野櫻花瓣的形狀與色澤相同。



櫻王   ↓

這棵樹姿優美的吉野櫻,居全區開花數量之冠,每年阿里山的櫻花季都是由她拉開序幕,堪稱當季花況的指標樹。2017.03.25如期盛開,花期維持10天至2周。她的盛開意味著阿里山其他的吉野櫻也將於3月底到4月初全面盛開,所以花季在清明連假04.04跟著結束。
從不同視角欣賞櫻王的風姿綽約之美,她將是所有遊客的視覺焦點與讚嘆。






染井吉野櫻「櫻王」,粉色的花朵宛若上萬隻蝴蝶翩翩起舞,令人迷醉啊!



進入阿里山人造林,想起專家呼籲林務局別再打造人造林的事,說:人造森林愈多造孽愈多

理由是:台灣過去推動人工造林,都是砍掉原本的森林,然後為了將來取其木料而種的人工林,通常種的樹種是福州杉、柳杉等外來樹種,而且是單一樹種的純林。可是,這樣的人造森林政策讓動物再也無法找到足夠食物與棲地,整個循環的生態圈完全消失。難怪連鳥叫聲都幾乎聽不到。




阿里山派出所前的櫻花開得燦爛,透著晨光,更加動人,讓我們如同蜂蝶般的不停移動位置,捕捉她的美顏。








就喜歡這種充滿陽光,既優雅又繽紛,充滿著春暖花開的感覺。

含苞的垂絲海棠 
櫻之道」:2013年沼平公園內打造了一段高3040公尺,全長約177公尺的高空棧道。晴天,在端點平台可欣賞氣勢磅薄的塔山,賞夕陽的絕佳處以及欣賞優雅的柳杉樹梢。

既然取名櫻之道,櫻花季時節,以為可從棧道上俯瞰櫻花花海及樹梢上不同角度的櫻花之美,會有另一種悸動,結果是完全幻滅。

倒是沼平公園裡幾株吉野櫻,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縷花香,當花開放在心靈深處,只需微風輕輕吹動。便能散發出悠悠的,讓人陶醉的芳香。


不同角落的美麗風采
妹潭
這個翠綠略呈圓形的小水潭,是妹潭。11月造訪時細雨紛飛,濃霧籠罩;今日陽光輕灑,倒影清晰,宛如油畫般的厚重色彩,叫人流連。


姊潭
「姊妹潭」為兩個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相傳是兩位山地姊妹追求愛情不果,相偕殉情的地方。姊潭較大,呈長方形,潭中以兩座檜木為基座,建蓋兩相思亭,上覆茅草,有木橋連接岸邊,是姊妹潭的指標性建築。兩潭相距不到50公尺,潭水碧綠、平靜無波,可循著環潭步道遍覽全景。


阿里山十大功勞是保育類藥用植物,據說它在中藥上具有十種療效,因此稱為「十大功勞」。

漫步在一大片壯觀的林海裡,盡享美麗的光影。


木蘭園橋頭的那株櫻花,宛若窕窕佳人迎嘉賓一般。
木蘭園裡至少有四種高貴典雅的木蘭花(辛夷),有白色、粉紅、紫色和紫黑色。在園藝花市習稱「木蘭」或「木蘭花」,而中藥材則習稱「辛夷」,品種繁多,原產於中國。




在木蘭園停留的時間相當久,每一棵都沒錯過,尋尋又覓覓,總想留下一張自我感覺良好的作品,結論是:白色逆光這朵的色澤飽滿,透光性的感覺佳,在眾佳麗中贏得桂冠。↓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專門作詩讚美木蘭花,「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豔風吹膩粉開。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可見木蘭在詩人眼裡、心裡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在步道轉角處邂逅一抹白,馬上將她入鏡,收錄在行程裡。

「三代木」:沒有人能確認第一代的檜木何時倒下,只能臆測它的樹齡約莫1500年左右。當第一代倒伏之後,由於樹幹的透空讓更多的光線照射進來,加上橫臥在地,以霧林帶的氣候,樹的表層可以長出苔蘚以保持溼潤,這些因素導致落在枯死檜木樹體上的種子較容易發芽,第二代便這樣產生了。長出的第二代跨騎在第一代身上,過了數百年後,也面臨被砍伐的命運,第三代的種子便又從二代木上長出來,如此枯而復榮的林木生長現象,就形成現在的模樣了。

香林國小上課期間此路不通,必須繞道。想去慈雲寺,只為了一睹寺中紫藤花著花未?
  




慈雲寺裡未見紫藤花蹤影,兩盆一葉蘭倒是吸睛,寺外牆邊一排木蘭花雖低矮,卻是整個阿里山園區裡開得最燦爛的。

離開慈雲寺,路邊的觀景台視野遼闊,恣意揮灑的白雲望不到盡頭,鏡頭更是框部駐它,在山上隨時有你意想不到的自然景觀在演繹著。
櫻花鑲嵌在朵朵棉絮裡,別具風情。
經過櫻王,還是忍不住再度回眸。今日一別,再見時不知何年?






 小花亦美 


隙頂    ↓
1110分左右離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1200左右行經隙頂,被路旁的一片粉紅絆住了,原來山下也有小天堂,而且一年會勝過一年。




嘿!拍到一隻還算清楚的冠羽畫眉耶!(數位相機喔!)
                                                                                                
午餐在路邊一家小吃店隨便解決後隨即驅車前往下一站—台南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導航顯示約2小時車程。
先經過一段漂亮的芒果樹綠色隧道,美啊!芒果花開時,不但美還可一路聞花香呢!

這條新的腳踏車道,兩旁種的是阿勃勒,等她長大,等她花開滿樹,騎在黃金隧道裡,淋著黃金雨的感覺,會是無法形容的美妙滋味。
1405木棉花道就在眼前
白河每年春季的大自然盛宴「木棉花季」2017年從311日起至44日。
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2015年被西班牙旅遊休閒網站評選為最美15條花海街道,亞洲唯一。無論你認不認同,依然是值得驕傲的殊榮。
水生植物「滿江紅」漂浮在水田裡,呼應著燃燒綻放的木棉花,相得益彰呀!






旅人們都在忙著各自尋找好的位置,與木棉花合影,而且樂此不疲。
木棉開花時,樹上沒有葉子,完全靠樹本身在開花前所累積的養分來完成。木棉花受粉後,子房漸漸膨大,大到花萼裝不下便將花朵推開,因此,落在地上的花,雌蕊已不見。




受到鋒面影響,已經開始落花,在木棉道上更添不少詩意。有心人還排起圖案或文字來。  



800公尺的產業道路兩旁,種植了700多棵木棉花,盛開時有如燃燒的火苗,爆紅的花海美景。某幾段,枝條伸展在路面上交織成隧道,尤其浪漫。









多數人應該都嚮往和羨慕外國人可以漫步在花道上,那種既幸福又浪漫的感覺,曾幾何時,我們也擁有一條詩情畫意的花道,而且一年會比一年更壯觀美麗。
落英與滿江紅媲美


遠觀的意境更美,挺出水面的荷花新葉點點,木棉倒影若隱若現,虛虛實實之間,如夢似畫。
                                                                                               
午餐時間腦中突然閃過羊蹄甲大道,Google確定路徑後,1500左右繼續往北直奔雲林縣土庫鎮和平街馬光國中附近的羊蹄甲大道,追一份不一樣的視覺饗宴。
1550在鄉間小路遇見另一個美麗,一大塊農田上滿滿的混色波斯菊與向日葵比鄰而居,美色當前不可能視而不見,立馬下車,投入花田裡。
所有的向日葵都是逆光,都低頭面向東方,面向著柔美的波斯菊,是呵護?還是在深情對話?妙哉!害我浮想連篇。





雲林土庫羊蹄甲大道
1604進入了粉紅大道,有人稱它為印度櫻花大道。這裡除了路過的當地人,遊客看來只有我們三人。綿延2公里,若從馬光國中校門口走起,在行人專用道上走走停停,也要一小段時間。
認知裡的羊蹄甲是落葉後開花,葉形與花型皆與比她豔麗的豔紫荊相若,而且在春天有個交會期,讓一些人分不清。其實最簡單的區分是,豔紫荊終年常綠。






幾個忙打掃的義工在邀請下,很大方的接受拍照。(豪爽!)

數大便是美,各縣市鄉鎮若有心經營地方特色,台灣的花道自會應運而生,形成一種風氣與良性競爭,每個季節都有可賞花的優勝美地。





春天裡,這一波的粉紅風暴來襲,羊蹄甲盛開也是美爆了,柔媚動人壯觀更勝櫻花,你心動了嗎?快找時間賞花去,為這一季留下動人的回憶。
1630左右,豐原的魏大哥已經用LINE催人了,例雲的轉述好像是「也應該往中部前進了吧!土庫的羊蹄甲追完後總該追晚餐了吧!」哈!有這種只要天數不多,包吃包住包玩樂的友人,是另一種幸福。

生活的精彩是自己規劃的,想要心幸福,人自在,想要擁有花漾人生,就去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